𠖥字概述
〔𠖥〕字拼音是(chǒng),部首是冖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𠖥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冖、龍”。
〔𠖥〕字仓颉码是BYBP,五笔是PUED,郑码是WWSI。
〔𠖥〕字的UNICODE是U+205A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2517,UTF-32:000205A5,UTF-8:F0 A0 96 A5。
〔𠖥〕字异体字是寵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𠖥”,请参考“寵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91頁,第1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93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30頁,第30字
音《唐韻》:丑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丑勇切,𡘋沖上聲。《說文》:尊居也。从宀,龍聲。一曰愛也,恩也。又,《增韻》:尊榮也。《易・師卦》:承天寵也,《書・泰誓》:惟其克相,上帝寵綏四方。《周官》:居寵思危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:蜀漢長史寵義。
义又,古借龍。《詩・商頌》:何天之龍。〈周頌〉:我龍受之。【鄭註】讀若寵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盧東切,音籠 —— 都寵,縣名,在九眞郡。
注解
〔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寵〕字拼音是chǒ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龍。
〔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ǒng] ⑴ 见“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