𡕙字详情

𭗱

𡕙

ㄑㄧˊ
夂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U+21559 CJK 扩展B

夂部

7画

4

5画 (冬)

上下结构

TEF

HEB

RSQ

U 21559

𡕙字概述

𡕙〕字拼音是(qí),部首是夂部,总笔画是7画

𡕙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夂、月”。

𡕙〕字仓颉码是HEB,五笔是TEF,郑码是RSQ

𡕙〕字的UNICODE是U+2155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6537,UTF-32:00021559,UTF-8:F0 A1 95 99。

𡕙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𡕙

1
同“”。

𡕙

2ㄑㄧˊ
拼音qí。疑同“𦙟”中国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𡕙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31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58頁,第23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都宗切,篤平聲。說文》:四時盡也。禮・月令》:天氣上騰,地氣下降。天地不通,閉塞而成冬。〈樂記〉:冬,藏也。前漢・律歷志》:冬,終也。白虎通》:冰霜,冬之𠋫也。鶡冠子・環流篇》:斗柄北指,天下皆冬。

又,姓。韻會》:前燕有司馬冬壽。

注解

〔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冫部

〔冬〕字拼音是d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夂、冫

〔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ōng] ⑴ 一年中的第四季⑵ 姓。⑶ 象声词,敲鼓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