𢎼字详情

𭗱

𢎼

tāoㄊㄠ
弓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223BC CJK 扩展B

弓部

7画

4

8画 (弢)

左右结构

XFCY

NJE

YZEX

U 223BC

𢎼字概述

𢎼〕字拼音是(tāo),部首是弓部,总笔画是7画

𢎼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弓、支”。

𢎼〕字仓颉码是NJE,五笔是XFCY,郑码是YZEX

𢎼〕字的UNICODE是U+223B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220,UTF-32:000223BC,UTF-8:F0 A2 8E BC。

𢎼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𢎼

tāoㄊㄠ
1.同“”。
2.拼音tāo。
3.中国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𢎼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856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357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301頁,第23

唐韻》:土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他刀切,𡘋音叨。說文》:弓衣也。从弓、从𠬢𠬢垂飾,與𡔷同「意」。左傳・成十六年》:鄢陵之戰,楚共王召養由基,使射呂錡,中項伏弢。【註】弢,弓衣也。

又,旌囊也。左傳・成十六年》:內旌於弢中。【疏】弢是盛旌之囊也。

又,〈六弢〉,《書名》,與韜通。莊子・徐無鬼》:從說之,則以〈金版〉、〈六弢〉。【註】司馬雀云:〈金版〉、〈六弢〉,皆《周書》篇名,或云〈祕截》也,又作〈六韜〉。
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下 部首:弓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214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7頁,第17

《莊子・徐無鬼》從說之,則以金版六弢。〔註〕司馬雀云,金版六弢,皆周書篇名。或云,祕截也。

謹照原文註改釋文。雀改崔。截改識。

注解

〔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弓部

〔弢〕字拼音是t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弓、𠬢

〔弢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弓,从𠬢( tāo ),象下垂的装饰物。本义是弓袋。

〔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āo] ⑴ 弓袋。⑵ 囊;套子。⑶ 同“韬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𢎼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土刀切頁碼428頁,第11

異體弢𢎼

弢弓衣也。从弓从𠬢𠬢,垂飾,與𡔷同意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偷勞反頁碼1020頁,第5行,第2

弢弓衣也。從弓、𠬢𠬢,垂飾,與鼓同意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中項伏弢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土刀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561頁,第6許惟賢1113頁,第3

弢弓衣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多言弢。詩言韔。《秦風》傳曰:韔,弓室也。《鄭風》作鬯。傳曰:鬯弓,弢弓也。然則弢與韔與韣同物。故許皆以弓衣釋之。《月令》曰:帶以弓韣。《少儀》曰:弓則以左手屈韣執拊。是又名韣而可屈。則以韋爲之也。《革部》又曰:鞬,所以戢弓矢。《方言》曰:弓謂之鞬。或謂之𥀲丸。《廣雅》。鞬,弓藏也。皾㿪,矢藏也。合三書言之。鞬𥀲丸乃藏弓矢所通稱也。

从弓𠬢

段注𠬢當作又。土刀切。二部。

𠬢𠂹飾。與𡔷同意。

段注弢當作屮。𠔼𠕓下曰:㞢其飾也。《厂部》屵下曰:岸上見也。豈下曰:陳樂立而上見也。巂以屮象其冠。𡼁以屮象其首。然則弢𡔷从屮者皆象其飾。𡔷从又,則謂手擊之。弢从又,則謂手執之也。此云與𡔷同意。乃使二篆之意可以互證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當云「从弓𠬢聲」。

弢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48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1085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811頁
4說文校箋第566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508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877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153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630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11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37頁,第25字
11標注說文第543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4471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2517頁【補遺】第17888頁
14通訓定聲第1292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1114頁【崇文】第4453頁
16說文句讀第1848頁
17章授筆記第536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078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187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