𢗡字概述
〔𢗡〕字拼音是(méi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攵”。
〔𢗡〕字仓颉码是POK,五笔是NTY,郑码是UMO。
〔𢗡〕字的UNICODE是U+225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0769,UTF-32:000225E1,UTF-8:F0 A2 97 A1。
〔𢗡〕字异体字是忞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méi。疑同“枚”中国人名用字。
古壮字释义
◎读音siu 修(行)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𢗡”,请参考“忞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03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77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1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武巾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眉貧切;《正韻》:彌鄰切,𡘋音珉。《說文》:彊也。《廣韻》:自勉彊也。
义又,心所不了也。揚子《法言》:傳千里之忞忞者,莫如書。或作暋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武粉切,音吻。《博雅》:忞忞,亂也。或作忟。
注解
〔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忞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ǐn、wěn、mí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文、心。
〔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ǐn] ⑴ 古同“暋”。㈡ [wěn] ⑴ 〔~~〕乱。㈢ [mín] ⑴ 自强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