𢝠字详情

𭗱

𢝠

màoㄇㄠˋ
忄部 共12画 左中右结构 U+22760 CJK 扩展B

忄部

12画

9

22画 (霿)

左中右结构

NCBC

PNHE

UXIX

U 22760

𢝠字概述

𢝠〕字拼音是(mào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12画

𢝠〕字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𢘕、攴”或“忄、矛、攴”。

𢝠〕字仓颉码是PNHE,五笔是NCBC,郑码是UXIX

𢝠〕字的UNICODE是U+2276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1152,UTF-32:00022760,UTF-8:F0 A2 9D A0。

𢝠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𢝠

màoㄇㄠˋ
拼音mào。同“𢝽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𢝠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0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80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0頁,第1

唐韻》:莫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蒙弄切,𡘋幪去聲。說文》:天氣下,地不應曰霿。霿,晦也。从雨,𥎉聲。集韻》或作霧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鳳切,音夢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宋切 —— 與雺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𠋫切,音茂。集韻》:瞉霿,鄙吝也。前漢・五行志》:霿恆風若。【註】師古曰:霿,莫豆反。應劭曰:瞉霿,鄙吝則風不順之也。又,〈五行志〉:貌言視聽,以心爲主。四者皆失,則區霿無識,故其咎霿也。集韻》或作愗、𠊮𢝽𠍢

又,《玉篇》:武賦切,音附 —— 地氣發,天不應也。亦作霧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莫紅切;《集韻》:謨蓬切,𡘋音蒙。廣韻》本作雺、霚。詳雺字註。

注解

〔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

〔霿〕字拼音是mé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瞀

〔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éng] ⑴ 天色昏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