𣐩字详情

𭗱

𣐩

bǎiㄅㄞˇ
木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+23429 CJK 扩展B

木部

9画

5

9画 (柏)

上下结构

RSU

HAD

NKF

U 23429

𣐩字概述

𣐩〕字拼音是(bǎi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9画

𣐩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白、木”或“白、朩”。

𣐩〕字仓颉码是HAD,五笔是RSU,郑码是NKF

𣐩〕字的UNICODE是U+2342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4425,UTF-32:00023429,UTF-8:F0 A3 90 A9。

𣐩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𣐩

bǎiㄅㄞˇ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𣐩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40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518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464頁,第18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博陌切,音百。說文》:椈也。六書精蘊》:柏,隂木也。木皆屬陽,而柏向隂指西,蓋木之有貞德者,故字从白。白,西方正色也。又,《春秋緯》:諸侯墓樹柏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柏者,鬼之廷也。

又,大也。與伯通。釋名》:柏車,大車也。

又,逼也。與廹同。周禮・春官》:其柏席用萑黼純。【鄭註】柏席,廹地之席。史記・漢高紀》:柏人者,廹于人也。漢武〈瓠子歌〉:魚弗鬰兮柏冬日。

又,國名,在河南西平縣。

又,山名。書・禹貢》:導淮自桐柏。

又,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起柏梁臺。

又,姓。姓譜》:戰國柏直,漢柏英。

又,叶卜各切,音搏。楚辭・九歌》:山中人兮芳杜若,飮石泉兮蔭松柏。

又,叶壁益切,音必。陶潛〈經錢溪〉詩:園田日夢想,安得久離析;終懷在歸舟,諒哉宜霜柏。

从木,白聲 —— 俗作栢,非。

注解

〔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ǎi、bó、b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白

〔柏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白声。本义是木名,柏树,也称“椈”。

〔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ǎi] ⑴ 常绿乔木,叶鳞片状,结球果,有“扁柏”、“侧柏”、“圆柏”、“罗汉柏”等多种。木质坚硬,纹理致密。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⑵ 姓。 [bó] ⑴ 〔~林〕德国的首都。 [bò] ⑴ 同“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