𦣄字概述
〔𦣄〕字拼音是(léi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𦣄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𣎆、革”或“𦝠、革”。
〔𦣄〕字仓颉码是YNTLJ,五笔是YNKY,郑码是SHEQ。
〔𦣄〕字的UNICODE是U+268C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7892,UTF-32:000268C4,UTF-8:F0 A6 A3 84。
〔𦣄〕字异体字是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𦣄”,请参考“羸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羊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78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54頁,第2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18頁,第38字
音《廣韻》:力爲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倫爲切,𡘋音𡰟。《說文》:瘦也。【註】臣鉉等曰:羊主給膳,以瘦爲病,故从羊。
义又,《易・大壯》:羝羊觸藩,羸其角。【疏】羸,拘纍纏繞也。
义又,《易・井卦》:羸其瓶,凶。【疏】鉤羸其瓶而覆之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靈年切,音蓮 —— 羸𨻻,縣名,在交趾。或作𨏩。
注解
〔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羊部。
〔羸〕字拼音是léi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𦝠、羊。
〔羸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羊。本义是瘦弱。
〔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éi] ⑴ 瘦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