𦹕字详情

𭗱

𦹕

ān
艹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U+26E55 CJK 扩展B

艹部

15画

11

14画 (菴)

上下结构

FFAN

TTCV

EEKZ

U 26E55

𦹕字概述

𦹕〕字拼音是(ā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5画

𦹕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𤲅”。

𦹕〕字仓颉码是TTCV,五笔是FFAN,郑码是EEKZ

𦹕〕字的UNICODE是U+26E5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9317,UTF-32:00026E55,UTF-8:F0 A6 B9 95。

𦹕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𦹕

ān
疑同“”。中国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𦹕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87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9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8頁,第9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烏含切,音諳。韻會》:菴閭,草名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菴閭軒于。【註】菴閭,蒿也。本草》:此草老莖可以蓋覆菴閭,故名,《北史・景穆恭皇后傳》:太后常以體不安服菴閭子。

又,菴羅,果名。本草》:又名菴摩羅伽果。謝靈運〈山居賦〉:企堅固之貞林,希菴羅之芳園。

又,《玉篇》:倚廉切,音淹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韻會》:烏紺切,音闇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茂八區而菴藹。正韻》:菴藹,翳薈也。

又,上聲,烏感切,音黯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類篇》同「蓭」,《正字通》本作菴,省作菴。

注解

〔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菴〕字拼音是ā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奄

〔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ān] ⑴ 古同“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