𧁥字详情

𭗱

𧁥

jiǎnㄐㄧㄢˇ
艹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+27065 CJK 扩展B

艹部

19画

15

19画 (繭)

上下结构

GJGX

TLBF

ELZZ

U 27065

𧁥字概述

𧁥〕字拼音是(jiǎn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9画

𧁥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丨、冂、絲”。

𧁥〕字仓颉码是TLBF,五笔是GJGX,郑码是ELZZ

𧁥〕字的UNICODE是U+2706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59845,UTF-32:00027065,UTF-8:F0 A7 81 A5。

𧁥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𧁥

jiǎnㄐㄧㄢˇ
同“”。中国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𧁥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46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940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903頁,第8

廣韻》:古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吉典切,𡘋趼說文》:蠶衣也。禮・祭義》:世婦卒蠶,奉繭以示于君,遂獻繭于夫人。

又,《釋名》:繭曰幕也 —— 貧者著衣,可以幕絡絮也;或謂牽離 —— 煑熟爛,牽引使離散如綿然也。禮・玉藻》:纊爲繭,縕爲袍。

又,繭繭,聲氣微也。禮・玉藻》:言容繭繭。【疏】猶綿綿,聲氣微細繭繭然。

又,《戰國策》:足重繭而不休息。【註】足傷皮皺如蠶繭也。

類篇》或作𦇂。俗作蠒,非是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3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3頁,第42

《釋名》繭曰幕也。

謹照太平御覽引釋名原文改爲煑繭曰幕,或謂牽離。謹照釋名原文謂下增之字。

注解

〔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繭〕字拼音是jiǎ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󰓷、𬗌

〔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ǎn] ⑴ 蠶或某些昆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繭,蠶衣也。”《玉篇•糸部》:“繭,蠶繭也。”⑵ 絲線。明張煌言《和于湛之海上原韻六首》之一:“不是孤臣甘浪跡,肯將獨繭着漁竿。”⑶ 絮絲綿的衣服。後作“襺”。《左傳•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重繭衣裘,鮮食而寢。”⑷ 通“趼”。腳掌或手掌因摩擦而成的硬皮。《戰國策•宋衛策》:“墨子聞之,百舍重繭,往見公輸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