䄌字详情

𭗱

zhuìㄓㄨㄟˋ
礻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410C CJK 扩展A
四叠字

礻部

13画

8

13画 (䄌)

左右结构

PYCC

IFEEE

WSXX

37247

U 410C

䄌字概述

〔䄌〕字拼音是(zhuì),部首是礻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䄌〕字是左右结构,四叠字 (含四叠字结构),可拆字为“示、叕”或“礻、叕”。

〔䄌〕字仓颉码是IFEEE,五笔是PYCC,四角号码是37247,郑码是WSXX

〔䄌〕字的UNICODE是U+410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6652,UTF-32:0000410C,UTF-8:E4 84 8C。

〔䄌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zhuìㄓㄨㄟˋ
1.拼音zhuì。
2.重祭, 古代的一种祭祀方式,正祭之后第二天再祭。
3.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019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843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804頁,第16

廣韻》:陟衞切;《集韻》:株衞切,𡘋音綴 —— 重祭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陟劣切,音輟 —— 酹謂之䄌。或从酉。

注解

〔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

〔䄌〕字拼音是zhu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