𩭯字概述
〔𩭯〕字拼音是(yā),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𩭯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髟、亞”。
〔𩭯〕字仓颉码是SHMLM,五笔是DEGG,郑码是CHBZ。
〔𩭯〕字的UNICODE是U+29B6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0863,UTF-32:00029B6F,UTF-8:F0 A9 AD AF。
〔𩭯〕字异体字是丫、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yā。[~鬟] 同“丫环”, 婢女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𩭯”,请参考“丫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66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9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頁,第29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加切,音鴉 —— 物之岐頭。《六書統》:丫岐,物之耑,象其耑叉分形。《同文備考》:草木之枝,岐而上徹。
注解
〔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丨部。
〔丫〕字拼音是yā,独体字。
〔丫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本义是树木或物体的分叉。
〔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ā] ⑴ 分杈的⑵ 像树枝的分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