𩾃字概述
〔𩾃〕字拼音是(miǎn),部首是鱼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鱼、免”。
〔𩾃〕字仓颉码是NMNAU,五笔是QGQQ,郑码是RRJR。
〔𩾃〕字的UNICODE是U+29F8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1907,UTF-32:00029F83,UTF-8:F0 A9 BE 83。
〔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799。
〔𩾃〕字异体字是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𩾃”,请参考“鮸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522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70頁,第1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67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亡辨切;《集韻》:美辨切,𡘋音免。《說文》:魚名。出薉邪國。又,《正字通》:石首魚,一名鮸,生東南海中,形如白魚,扁身,弱骨,細鱗,頭中白石二,腹內白鰾,可作膠。《嶺表錄》謂之石頭魚,《浙志》謂之江魚,乾者名鯗魚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武遠切,音挽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。
〔鮸〕字拼音是mi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免。
〔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iǎn] ⑴ 一种鱼,头长而尖,口大,牙锐。体长而侧扁,暗褐色。腹灰白色。生活于海洋中。亦称“米鱼”、“鳘鱼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