䍼字详情

𭗱

cánㄘㄢˊ
⺶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+437C CJK 扩展A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⺶部" in /www/wwwroot/www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91
.html title=部首⺶的汉字>⺶部

18画

12

18画 (䍼)

左右结构

UDAJ 86 、 UAQJ 98

TQMUA

UCRK

81561

U 437C

䍼字概述

〔䍼〕字拼音是(cán),部首是⺶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䍼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羊、朁”或“、朁”。

〔䍼〕字仓颉码是TQMUA,五笔是UDAJ86,UAQJ98,四角号码是81561,郑码是UCRK

〔䍼〕字的UNICODE是U+437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276,UTF-32:0000437C,UTF-8:E4 8D BC。

〔䍼〕字异体字是𦏋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1zānㄗㄢ
1.拼音zān。
2.盐腌羊肉。
3.储藏于土中的肉。
4.一种似羊兽。

2cánㄘㄢˊ
拼音cán。羊的膻气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羊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78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954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918頁,第29

廣韻》:側岑切;《集韻》:咨林切,𡘋音䐶 —— 羊腌。玉篇》:羊鮑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祖含切,音簪 —— 堛藏肉。一曰獸名,似羊。

又,《集韻》:徂含切,音蠶 —— 羊臭謂之䍼。

又,《廣韻》作答切;《集韻》:子答切,𡘋音帀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慈鹽切,音潛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羊部

〔䍼〕字拼音是c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⺶、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