䐃字详情

𭗱

jiǒngㄐㄩㄥˇ
月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4403 CJK 扩展A
三级汉字

月部

12画

8

14画 (䐃)

左右结构

ELTY

BWHD

QJMF

76200

U 4403

䐃字概述

〔䐃〕字拼音是(jiǒng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囷”或“、囷”。

〔䐃〕字仓颉码是BWHD,五笔是ELTY,四角号码是76200,郑码是QJMF

〔䐃〕字的UNICODE是U+440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411,UTF-32:00004403,UTF-8:E4 90 83。

〔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402

〔䐃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jùnㄐㄩㄣˋ
1.拼音jùn。
2.筋肉结聚的地方, 俗称肉标。
3.肠中的脂肪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60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986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952頁,第26

廣韻》:渠隕切;《集韻》:巨隕切,𡘋音窘。廣韻》:腸中脂也。集韻》:獸脂聚貌。玉篇》:腹中䐃脂也。又,〈靈樞經〉:䐃堅而有分。又曰:肉之標。〈素問〉:脫肉破䐃。【註】䐃謂肘、膝後肉如塊者。一說腹中胎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支春切,音肫 —— 謂腹中積聚成形塊膜也。

注解

〔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䐃〕字拼音是ji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