䬫字详情

𭗱

cǎnㄘㄢˇㄊㄧˊ
飠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4B2B CJK 扩展A

飠部

14画

5

14画 (䬫)

左右结构

WYVY 86 、 WVQY 98

OIHPI

OXRS

82740

U 4B2B

䬫字概述

〔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ǎn、tí),部首是飠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飠、氐”。

〔䬫〕字仓颉码是OIHPI,五笔是WYVY86,WVQY98,四角号码是82740,郑码是OXRS

〔䬫〕字的UNICODE是U+4B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243,UTF-32:00004B2B,UTF-8:E4 AC AB。

〔䬫〕字异体字是𩚞𩚢𩚨𩛀𩜡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ㄉㄧ
1.同“”。
2.拼音dī。
3.某些用淀粉类制成的软质的饼。 闽语。
4.[~糊] 用牛、羊制成的食品。 古方言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394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417頁,第34

標點整理本: 第1412頁,第21

廣韻》:杜奚切,音啼。玉篇》:䬫餬也。廣韻》:寄食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都奚切;《集韻》:都黎切,𡘋音低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ǎn、t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