䶗字概述
〔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qiā、qiǎ、kè),部首是齒部,总笔画是20画。
〔䶗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齒、可”。
〔䶗〕字仓颉码是YUMNR,五笔是HBSK,四角号码是21720,郑码是IOAJ。
〔䶗〕字的UNICODE是U+4D9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9863,UTF-32:00004D97,UTF-8:E4 B6 97。
〔䶗〕字异体字是𪘐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73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33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36頁,第2字
音《集韻》:丘加切,音愘。《廣韻》:齧也。《字林》:大齧也。《六書故》:骨著齒閒不去也。柳宗元〈解祟賦〉:獨淒巳㊟〔*〕而燠物,愈騰沸而骹䶗。
音又,丘駕切,音䯊。又,口下切,音跒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口箇切,音珂 —— 䶗𪘐,齒貌。
注解
〔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。
〔䶗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iā、qiǎ、k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可。
〔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iā] ⑴ 啃咬。㈡ [qiǎ] ⑴ 骨屑夾在齒縫中。㈢ [kè] ⑴ 齒貌。⑵ 同“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