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字详情

dǎngㄉㄤˇ
儿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U+515A CJK 基本汉字
最常用字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儿部

10画

8

10画 (党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IPKQ

FBRHU

KOJR

90212

8093

2119

U 515A

竖、点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弯钩

党字概述

〔党〕字拼音是(dǎng),部首是儿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党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、兄”或“𫩠、儿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黑,尚声。“党”、“黨”在古代是两个字,现在“党”是“黨”的简化字。简化字“党”,从儿(人,尚声)。本义是晦暗不明。“党”指集团时,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,与现代汉语不同。

〔党〕字仓颉码是FBRHU,五笔是IPKQ,四角号码是90212,郑码是KOJR,中文电码是8093,区位码是2119

〔党〕字的UNICODE是U+515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826,UTF-32:0000515A,UTF-8:E5 85 9A。

〔党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885,属常用字

〔党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dǎngㄉㄤˇ

基本解释

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。~派。~团。~委。~员。~章。~阀。~风。~纪。
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。~羽。朋~。死~。
指亲族。父~。母~。妻~。
古代地方组织,以五百家为一党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黑,尚声。“”、“”在古代是两个字,现在“”是“”的简化字。简化字“”,从儿(人,尚声)本义:晦暗不明。“”指集团时,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,与现代汉语不同。
2.不鲜明。
not bright;
黨,不鲜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。 —— 蒋礼鸿《义府续貂》
3.美,善,正直。后作“”。
good;
党,善也;美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元而致实,博而党正,是士君子之辩者也。 —— 《荀子》
动词
1.知晓,解悟。
understand;
法先王,顺礼义,党学者。 —— 《荀子》
2.偏私,偏袒。
be partial to;
子党于师人。 —— 《韩非子·外储》群而不党。 —— 《论语》。孔注:“助也。”吾闻君子不党。孔注:“相助匿曰党。”
3.结伙。
gang involvement;
性贪而狠,党豺为虐。 —— 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
名词
1.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。五百家为党。
five-hundred families;
五族为党。 —— 《周礼·大司徒》。注:“百家,党正,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。”君实乡州藏焉。 —— 《管子·山权数》。注:“三千五百家为党,此非周制。”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。 —— 《资治通鉴》
党人(同一乡里的人);党正(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)
2.朋辈。指意气相投的人。
kinsfolk; relative;
辨说得其党。 —— 《礼记·仲尼燕居》。注:“类也。”睦于父母之党。 —— 《礼记·坊记》。注:“犹亲也。”嗟哉吾党二三子,安得至老不更归。 —— 韩愈《山石》
党友(指志道相近、立场相似的人);党援(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)
3.朋党;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。
clique faction;
无偏无党。 —— 《书·洪范》。注:“朋党。”各于其党。 —— 《论语·里仁》惟党人之偷乐兮。 —— 《楚辞·离骚》使其党入索财物。 —— 清· 方苞《狱中杂记》
死党;余党(未消灭尽的党羽);党恶(结党作恶)
4.政党 。
political party;
共产党;共和党;国民党;工人党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儿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5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52頁,第12

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底朗切,音黨。韻府羣玉》:夏后氏之後。秦有將軍党耐虎。唐有党芬、党進。

注解

〔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儿部

〔党〕字拼音是dǎ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𫩠、儿、;、龸、兄

〔党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黑,尚声。“党”、“黨”在古代是两个字,现在“党”是“黨”的简化字。简化字“党”,从儿(人,尚声)。本义是晦暗不明。“党”指集团时,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,与现代汉语不同。

〔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ǎng] ⑴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⑵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⑶ 指亲族⑷ 古代地方组织,以五百家为一党。⑸ 姓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多朗切頁碼339頁,第22

黨不鮮也。从𪐗尙聲。

附注徐灝注箋:「鄉黨之黨,本作䣊,《婁壽碑》:『鄉䣊州鄰』用其本字。經典皆通作黨。」按:「黨」字本義已不通行,古代典籍多用它的後起義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登沆反頁碼828頁,第4行,第1

黨不鮮也。從黑尚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莽黨然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多朗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952頁,第2許惟賢854頁,第1

黨不鮮也。

段注新鮮字當作鱻。屈賦《遠遊》篇。時曖瞹其曭莽。王注曰:日月晻黮而無光也。然則黨曭古今字。《方言》曰:黨,知也。楚謂之黨。郭注。黨朗。解寤皃。此義之相反而成者也。《釋名》曰:五百家爲黨。黨長也。一聚所尊長也。此謂黨同尙。

从黑。尙聲。

段注多朗切。十部。

白话解释

党,渐进而不明显。字形采用“黑”作边旁,“尚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作,由「黑」、「尚」二字構成。從黑,示其色澤不鮮明之義。從尚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尚,崇尚、傾向。傾向黑色,會得不鮮明之義。戰國文字二例,並承自金文,首例上體略有變易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。隸書、楷書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党。

黨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69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847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644頁
4說文校箋第435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403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1460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49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98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14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65頁,第25字
11標注說文第421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348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038頁【補遺】第17524頁
14通訓定聲第355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870頁【崇文】第3477頁
16說文句讀第1402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748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957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