凂字详情

𭗱

měiㄇㄟˇ
冫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51C2 CJK 基本汉字

冫部

9画

7

11画 (浼)

左右结构

UQKQ

IMNAU

TDJR

37112

U 51C2

点、提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弯钩

凂字概述

〔凂〕字拼音是(měi),部首是冫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冫、免”。

〔凂〕字仓颉码是IMNAU,五笔是UQKQ,四角号码是37112,郑码是TDJR

〔凂〕字的UNICODE是U+51C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930,UTF-32:000051C2,UTF-8:E5 87 82。

〔凂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měiㄇㄟˇ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93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625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572頁,第21

唐韻》:武罪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母罪切,𡘋音每。揚子《方言》:洿也,東齊海岱之閒或曰浼。孟子》:爾焉能浼我哉。

又,《集韻》:謨官切,音瞞。又,母伴切,音滿。又,莫半切,音縵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美辨切,音免 —— 浼浼,水貌。一曰水流平貌。詩・邶風》:河水浼浼。

又,通作娓。詳娓字註。

類篇》或作潣。

注解

〔浼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浼〕字拼音是mě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免

〔浼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ěi] ⑴ 污染:“若痛疽之必溃也,所~者多矣”。⑵ 恳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