刳字详情
刳
刳字概述
〔刳〕字拼音是(kū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刳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夸、刂”,五行属金。
〔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夸声。本义是剖,剖开。
〔刳〕字仓颉码是KSLN,五笔是DFNJ,四角号码是42200,郑码是GDZK,中文电码是0453,区位码是5658。
〔刳〕字的UNICODE是U+523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43,UTF-32:00005233,UTF-8:E5 88 B3。
〔刳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3888。
〔刳〕字异体字是㓬、挎、摳、𠛒、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1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8頁,第4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6頁,第28字
音《唐韻》:苦胡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空胡切,𡘋音枯。《說文》:判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刳木爲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空物腸也、屠也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與巧屠共刳剝之。【註】刳,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墟侯切,音摳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刳〕字拼音是k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夸、刂。
〔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夸声。本义是剖,剖开。
〔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ū] ⑴ 从中间破开再挖空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苦孤切頁碼第135頁,第23字續丁孫
刳
判也。从刀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困乎反頁碼第352頁,第5行,第1字述
判也。從刀夸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易》曰:『刳木爲舟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苦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17頁,第4字許惟賢第319頁,第6字
判也。
段注《内則》云:刲之刳之。按刲謂刺殺之。刳謂空其腹。《𣪠辭》刳木爲舟。亦謂虛木之中。刳木一作挎木。鄉飮酒禮。相者二人。皆左何瑟。後首挎越内弦。賈公彥曰:瑟底有孔越。以指深入而持之也。《手部》無挎。
从刀。夸聲。
段注苦孤切。五部。
刳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69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60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7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9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9頁,第1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06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64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478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8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8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6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84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653頁【補遺】第1669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85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61頁【崇文】第14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3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558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4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