削字详情
削
削字概述
〔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xiāo、xuē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肖、刂”,五行属金。
〔削〕字仓颉码是FBLN,五笔是IEJH,四角号码是92200,郑码是KOQK,中文电码是0465,区位码是4787。
〔削〕字的UNICODE是U+524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066,UTF-32:0000524A,UTF-8:E5 89 8A。
〔削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475,属常用字。
〔削〕字异体字是鞘、𨨺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4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0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68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息約切;《集韻》:思約切,𡘋相入聲。《說文》:鞞也。从刀,肖聲。一曰析也。【徐曰】今人音笑,刀之匣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刻治也。《增韻》:刮削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削屢馮馮。【註】牆成而削治重復也。
义又,小侵也。《書・君陳》:無倚法以削。
义又,弱也。《孟子》:魯之削也滋甚。
义又,奪除也。《禮・王制》:君削以地。
义又,器名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築氏爲削,長尺博寸,合六而成規。【註】今之書刀。【疏】古者未有紙筆,則以削刻字。至漢雖有紙筆,仍有書刀,是古之遺法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仙妙切;《正韻》:蘇弔切,𡘋音笑 —— 刀室也。《前漢・貨殖傳》:質氏以酒削而鼎食。【註】師古曰:削謂刀劒室也。人有刀劒室,惡者爲酒濯,令更新也。《集韻》本作韒,或作鞘、𤿨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敎切,音稍。《周禮・天官》:家削之賦。【註】二百里家削。【疏】家削之賦者,謂二百里之內地名削,其中有大夫采地,謂之家,故名家削。《集韻》本作𨛍,通作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七削切,音峭 —— 削格,所以施羅綱也。
音又,叶息七切,音悉。蘇軾〈榧子〉詩:𣂪爲君倚几,滑淨不容削;物微興不淺,此贈毋輕擲。
注解
〔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xiāo、xu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肖、刂。
〔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āo] ⑴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。~苹果皮。~铅笔。⑵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㈡ [xuē] ⑴ 义同削( xiāo ),用于一些复合词⑵ 减少;减弱⑶ 除去⑷ 搜刮;掠取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息約切頁碼第134頁,第15字續丁孫
削
鞞也。一曰析也。从刀肖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息雀反頁碼第348頁,第2行,第2字述
鞞也。從刀肖聲。一曰析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人音笑,刀之匣也。又《周禮》築氏爲削書刀,削簡牘者,偃月形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息約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710頁,第4字許惟賢第316頁,第8字
鞞也。
段注《革部》曰:鞞,刀室也。《少儀》曰:削授拊。史,《漢・貨殖傳》曰:洒削。《方言》。劒削,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室。自關而東或謂之廓。或謂之削。自關而西謂之𩏂。廓卽郭。𩏂卽鞞。今字作鞘。玄應曰:《小爾雅》作韒。
从刀。肖聲。
段注息約切。按當依《廣韵》私妙切。二部。
一曰析也。
段注《木部》曰:析,破木也。析從斤。削從刀。皆訓破木。凡侵削,削弱皆其引伸之義也。今音息約切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作鞘、鞘,俗字。刀可刮削,故引申為「筆則筆,削則削」之削。
刀鞘=削(鞘乃俗字)。刀亦稱削(刀可[刮]削,故曰(引申為)「筆則筆,削則削」(?)。
白话解释
削,套刀套剑的皮壳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削”是分割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肖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從戰國文字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,都從刀、肖聲。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削,鞞也(ㄅㄧㄥˇ,刀鞘)。从刀、肖聲。」《玉篇‧刀部》:「削,所以貯刀劍刃。」從刀,表示刀、劍等兵刃;從肖,表示音讀,是不示義的聲符。削本義是刀鞘、劍鞘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臺灣教育部標準字「肖」下從肉()形,中間兩筆寫作點挑;規範字寫作「月」形。
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67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57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7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8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8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01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55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45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77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7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4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7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622頁【補遺】第1668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6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58頁【崇文】第14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2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84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52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40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