卤字详情

ㄌㄨˇㄒㄧ
卤部 共7画 独体字 U+5364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卤部

7画

7画 (卤)

独体字

象形字

HLQI 86 、 HLRU 98

YWK

IDJO

21600

7767

3417

U 5364

滷 鹵

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横

卤字概述

〔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ǔ、xī),部首是卤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卤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火。

〔卤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盐罐( 或盐池 )中有盐形。本义是盐碱地。

〔卤〕字仓颉码是YWK,五笔是HLQI86,HLRU98,四角号码是21600,郑码是IDJO,中文电码是7767,区位码是3417

〔卤〕字的UNICODE是U+536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48,UTF-32:00005364,UTF-8:E5 8D A4。

〔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711,属次常用字

〔卤〕字异体字是西𠧧𠧸

汉字解释

1ㄌㄨˇ

基本解释

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,味苦有毒。亦称“盐卤”、“苦汁”。
浓汁。~汁。~面。
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。~虾。~豆腐。
通“”,鲁莽。
通“”,大盾。
通“”,掠夺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盐罐(或盐池)中有盐形。本义:盐碱地。
2.同本义。
alkaline soil;
晋荀吴帅师败 狄于 大鹵。 —— 《春秋·昭公元年》表淳卤,数疆潦。 —— 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五年》卤中草木白。 —— 杜甫《盐井》
卤田(盐田);卤莽(荒地上的野草);卤泻(含盐碱的土壤);卤地(盐碱地)
3.天然生成的盐称为“”。泛指食盐。
salt;
山东食海盐, 山西食盐卤。 ——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夷狄曰大鹵。 —— 《谷梁传》
卤池(咸水湖);卤桶(盐场盛水的木桶);卤脉(地下卤水的脉系);卤汁(盐汁);卤味(卤水之味);卤烟(熬煮卤水时冒出的烟)
4.卤素,氟、氯、溴、碘和砹五个元素的任一个,为周期表的ⅦA族的元素,自由状态时它们通常以双原子存在 。
halogen;
卤族;卤化
5.用肉类、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,用来浇在面条食物上 。
thick gravy used as a sauce for noodles, etc.;
打卤面
名词
通“”。大盾。
big shield;
伏尸百万,流血漂卤。 —— 贾谊《过秦论》
卤楯(大盾)
动词
抄掠。通“”。
rob;
毋得掠卤。 ——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鹵御物。 —— 《史记·吴王濞传》。集解:“抄掠也。”有出掠虏者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所过勿得卤掠。 —— 《汉书》
卤掠(劫夺别人的财物。同掳掠);卤获(虏掠而获得。也指袭击所得。同掳获)
形容词
笨;迟钝。通“”。
stupid;
才操卤钝。 —— 《风俗通义·过誉》卤纯者醒悟。 —— 葛洪《抱朴子》
卤钝(愚鲁迟钝。同鲁钝);卤人(莽汉)

2ㄒㄧ

基本解释

同“西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6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58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87頁,第38

唐韻》:籀文西字,卽𠧧字省文。

注解

〔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卜部

〔卤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ǔ、xī,独体字。

〔卤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金文字形,象盐罐( 或盐池 )中有盐形。本义是盐碱地。

〔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ǔ] ⑴ 制盐时剩下的黑色汁液,味苦有毒。亦称“盐卤”、“苦汁”。⑵ 浓汁⑶ 用五香咸水或酱油等浓汁制作食品⑷ 通“鲁”,鲁莽。⑸ 通“橹”,大盾。⑹ 通“掳”,掠夺。 [xī] ⑴ 同“西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先稽切頁碼394頁,第10

異體西

㢴鳥在巢上。象形。日在西方而鳥棲,故因以爲東西之西。凡西之屬皆从㢴。

棲西或从木、妻。

卥古文西。

卤籒文西。

附注徐鍇繫傳:「此本象鳥棲也。」按:商承祚《殷墟文字類編》:「今諸文正象鳥巢狀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斯低反頁碼950頁,第2行,第1

卤鳥在巢上也。象形。日在西方而鳥㢴,故因以爲東㢴之㢴也。凡㢴之屬,皆從㢴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此本象鳥棲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950頁,第4行,第1

古文㢴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卜亦象鳥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950頁,第4行,第2

籒文㢴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950頁,第4行,第3

俗㢴從木、妻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先稽切古音第十二、十三部頁碼2339頁,第1許惟賢1017頁,第3

卤鳥在巢上也。象形。

段注下象巢。上象鳥。會意。上下皆非字也。故不曰會意而曰象形。鳥在巢上者,此篆之本義。今音先稽切。古音讀如詵,讀如𠎣。如西施亦作先施。《漢書》曰:西,遷也。古音在十二十三部。

日在㢴方而鳥㢴。

段注上西,卽下文東西之西也。下西,西之本義也。

故因㠯爲東㢴之㢴。

段注此說六書叚借之例。叚借者,本無其字。依聲託事。古本無東西之西。寄託於鳥在巢上之西字爲之。凡許言以爲者類此。韋本訓相背,而以爲皮韋。烏本訓孝烏,而以爲烏呼。來本訓瑞麥,而以爲行來。朋本古文鳳,而以爲朋攩。子本訓十一月昜气動萬物滋,而以爲人偁。後人習焉不察。用其借義而廢其本義。乃不知西之本訓鳥在巢。韋之本訓相背。朋之本訓爲鳳。逐末忘本。大都類是。微許君言之。烏能知之。

凡㢴之屬皆从㢴。

㢴或从木妻。

段注葢从木,妻聲也。从妻爲聲。葢製此篆之時已分別㢴爲東㢴,棲爲鳥在巢。而其音則皆近妻矣。詩可以棲遟,漢嚴發碑作衡門西遟。然則雞棲于塒,䫣棲于桀,古本必作雞西。《論語》爲是棲棲,古本亦必作西西。

古文㢴。

籒文㢴。

段注按鹵下曰从西省。若籒文西如此,則鹵正从籒文卤矣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本為棲,引申為東西。

白话解释

西,鸟在巢上。日落西山时鸟归林栖巢,所以用作“东西南北”的“西”。所有与西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西”作边旁。棲,这是“西” 的异体字,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采用“妻”作声旁。卥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西”字。卤,这是籒文写法的“西”字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三例,外像鳥巢的邊緣,內像枝條的紋路,都像鳥巢的樣子,僅繁簡不同而已,屬象形。金文和戰國文字等形,也都和甲文相同,唯則是後世西字之所本。篆文作,上像鳥,下像巢,仍屬象形。隸書變體作,顯承戰國文字略變而來。楷書之形,沿自隸書以定體。以上諸形,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古文、籀文,承自金文第三例而略異,都像鳥巢之形,屬象形。

西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78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991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747頁
4說文校箋第515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466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710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289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78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48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09頁,第6字
11標注說文第495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411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1549頁【補遺】第17758頁
14通訓定聲第324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24頁【崇文】第4093頁
16說文句讀第1678頁
17說文新證第831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490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87頁,第1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郞古切頁碼395頁,第5

鹵西方鹹地也。从卤省,象鹽形。安定有鹵縣。東方謂之㡿,西方謂之鹵。凡鹵之屬皆从鹵。

附注戴侗《六書故》:「鹵,內象鹽,外象盛鹵器,與卣同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勒古反頁碼950頁,第7行,第1

鹵㢴方鹹地也。從㢴省。𱕻象鹽形。安定有鹵縣。東方謂之㡿,㢴方謂之鹵。凡鹵之屬,皆從鹵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曰:「大抵東方食鹽㡿,㢴方食鹽鹵。」《春秋左傳》:「晉有大鹵之地。」安定在晉也。《爾雅》注:「齊有海濱廣斥也。」又,河東解縣鹽池有印鹽,方如印齒文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郎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341頁,第1許惟賢1018頁,第1

鹵西方鹹地也。从㢴省。

段注省字衍。此承上文《㢴部》从㢴之籒文也。謂卤也。

囗象鹽形。

段注大徐本無囗。小徐譌作𡇒。凡旣从某而又象其形,謂之合體之象形。多不成字。其成字者,則會意也。轉寫者以其不成字而刪之。致文理不可讀。皆當依此補之。合體象形,有半成字不成字者。如鹵从卤,而又以囗象之是也。有㒳不成字者。如㢴以弓象鳥,以囪象巢是也。鹵郎古切。五部。

安定有鹵縣。

段注《地理志》。安定郡鹵縣。

東方謂之㡿。西方謂之鹵。

段注《禹貢》。靑州,海濱廣厈。謂東方也。安定有鹵縣,謂西方也。大史公曰:山東食海鹽。山西食鹽鹵。然對文則分析。𢽳文則不拘。鹹地僅產鹽。引申之,《春秋經》大原亦曰大鹵。《釋名》。地不生物曰鹵。

凡鹵之屬皆从鹵。

白话解释

鹵,西方的盐鹹地。字形采用省略了“米”字的“鹵”作边旁,里面的“米”像盐粒的形状。安定郡有一个县叫“鹵县”。东方叫盐鹹 地叫“”,西方则叫作“鹵”。所有与鹵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鹵”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二例,外像鳥巢、內像鹽粒之形。以鳥巢為形,是取義《說文》所謂「日在西方而鳥棲」,故引申為西方之西。復在巢內增以鹽粒,正可表西方鹹地的意思。金文之,承自甲文之形,甚為明顯。篆文作,其中的卤是「」字的籀文。隸定為「西」。、卤都上像鳥形,下像巢形,取義和甲文相同,作西方解。卤內增以鹽粒,適可表西方鹹地之義。鹵由象形卤加實象鹽粒而成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
鹵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79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92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48頁
4說文校箋第515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466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711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89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788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48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09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495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411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1555頁【補遺】第17759頁
14通訓定聲第1638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024頁【崇文】第4093頁
16說文句讀第1679頁
17說文新證第832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499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88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