壳字详情
壳
壳字概述
〔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ké、qiào),部首是士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壳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士、冗”,五行属木。
〔壳〕字仓颉码是GBHN,五笔是FPMB86,FPWB98,四角号码是40217,郑码是BWQD,中文电码是8199,区位码是3139。
〔壳〕字的UNICODE是U+58F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771,UTF-32:000058F3,UTF-8:E5 A3 B3。
〔壳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650,属常用字。
〔壳〕字异体字是㱿、殻、殼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補遺・丑集 部首: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715頁,第2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49頁,第5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78頁,第18字
义《字彙補》:殼字省文。〈馮仲好集序〉:人之所以有生者,𤢜軀壳也。
注解
〔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丑集,康熙部首是士部。
〔壳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ké、qi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几。
〔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é] ⑴ 用于口语,义同“壳(qiào)”。㈡ [qiào] ⑴ 某些动物或植物果实外面的硬皮,泛指物体外面的硬皮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苦角切頁碼第94頁,第4字續丁孫
㱿
異體𣪊、殼
从上擊下也。一曰素也。从殳𡉉聲。
鉉注𡉉,苦江切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俗作『殼』或作『㲉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口江反、刻學反頁碼第253頁,第5行,第2字述
從上撃下也。從殳𡉉聲。一曰素也。
鍇注臣按:𡉉音口江反,又刻學反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苦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473頁,第4字許惟賢第213頁,第1字
從上擊下也。
段注從上擊下。正中其物。確然有聲。
从殳。𠕓聲。
段注苦角切。三部。凡榖穀轂字以爲聲。大小徐皆云:𡉉口江切。今《廣韵》四江無。𣪊在三部。則𠕓古音亦在三部可知。音轉讀如韜。土刀切。
一曰素也。
段注素謂物之質如土坏也。今人用腔字。《說文》多作空。空與㱿義同。俗作殼。或作㲉。吳會閒音哭。卵外堅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與敲同。
與敲聲義同。「一曰素也」即今腔字之音義正當作𠕓。
與毃(敲?)一聲之轉,相同。至於膚㱿之㱿,當作𠕓。
與毃殆同。
㱿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85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56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0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25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19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23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2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69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1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5頁,第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24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21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559頁【補遺】第1653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91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53頁【崇文】第10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59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227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137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546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321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