惱字详情

nǎoㄋㄠˇ
忄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60F1 CJK 基本汉字

忄部

12画

9

13画 (惱)

左右结构

NVTQ 86 、 NVTR 98

PVVW

UZNO

92062

U 60F1

点、点、竖、撇点、撇点、撇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撇、点、横

惱字概述

〔惱〕字拼音是(nǎo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𡿺”。

〔惱〕字仓颉码是PVVW,五笔是NVTQ86,NVTR98,四角号码是92062,郑码是UZNO

〔惱〕字的UNICODE是U+60F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817,UTF-32:000060F1,UTF-8:E6 83 B1。

〔惱〕字异体字是𡛛𡜣𡜪𡝲𡡟𡢆𡢋𢙉𢚰𤹻

汉字解释

nǎoㄋㄠˇ

基本解释

發怒,怨恨。~恨。~火。
煩悶,苦悶。煩~。苦~。懊~。~喪( sàng )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93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392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337頁,第1

廣韻》:奴皓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乃老切,𡘋音腦。說文》:有所恨也。本作㛴,从女,𡿺省聲。今作惱。廣韻》:懊惱也。增韻》:事物撓心也。

集韻》或作𡜪𡡟,亦作憹 —— 晉隆安初有懊憹歌,俗閒訛謠之曲。

注解

〔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

〔惱〕字拼音是n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𡿺

〔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ǎo] ⑴ 發怒,怨恨⑵ 煩悶,苦悶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奴皓切頁碼418頁,第19

㛴有所恨痛也。从女𡿺聲。今汝南人有所恨言大㛴。

鉉注臣鉉等曰:𡿺,古囟字。非聲,當从匘省。

附注《正字通・女部》:「㛴,今作惱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奴道反頁碼1001頁,第4行,第2

㛴有所恨痛也。從女,匘省聲。今汝南人有所恨,言大㛴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事過而好恨痛者,婦人之性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奴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501頁,第4許惟賢1088頁,第9

㛴有所𢚉痛也。

段注𢚉者,怨也。痛者,病也。

从女。匘省聲。

段注形聲中有會意也。㛴之从匘者,與思之从𦥓同意。奴晧切。古音當在三部。俗作[⿱𦥓𦥓]。懊[⿱𦥓𦥓],《樂府》作懊憹。

今汝南人有所𢚉言大㛴。

段注舉方俗殊語爲證。

㛴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28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1065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93頁
4說文校箋第555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97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838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096頁,第4字
8說文探原第6198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65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30頁,第14字
11標注說文第533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4380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2266頁【補遺】第17855頁
14通訓定聲第1254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1094頁【崇文】第4373頁
16說文句讀第1810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896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1160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