捕字详情
捕
捕字概述
〔捕〕字拼音是(bǔ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甫”,五行属水。
〔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甫声。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。本义是捕捉,捉拿。
〔捕〕字仓颉码是QIJB,五笔是RGEY86,RSY98,四角号码是53027,郑码是DFB,中文电码是2198,区位码是1822。
〔捕〕字的UNICODE是U+635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429,UTF-32:00006355,UTF-8:E6 8D 95。
〔捕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783,属常用字。
〔捕〕字的近义词是抓、捉、逮,反义词是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38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4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1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薄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蒲故切,𡘋音步。《說文》:取也。《增韻》:擒捉也。
义又,其人在而直追取之曰逮。其人亡而討捕之曰捕。《前漢・灌夫傳》:遣吏分曹逐捕。又,〈韓延壽傳〉:吏無追捕之苦。
义又,姓。漢捕巡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方遇切,音付 —— 擊取也。與搏同。
注解
〔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捕〕字拼音是b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甫。
〔捕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甫声。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。本义是捕捉,捉拿。
〔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ǔ] ⑴ 捉,逮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薄故切頁碼第407頁,第29字續丁孫
捕
取也。从手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盤怖反頁碼第978頁,第4行,第3字述
取也。從手甫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薄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36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59頁,第5字
取也。
段注此與搏義別。
从手。甫聲。
段注薄故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捕,抓获。字形采用“手”作边旁,采用“甫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手、甫聲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手」為義符,表示是手部的動作;從「甫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甫」字本義為「男子美稱也」,此義與「捕」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捕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05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32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7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8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83頁,第1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79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08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02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84頁,第5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1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16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7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968頁【補遺】第1782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60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64頁【崇文】第42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5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71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28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