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字详情

méiㄇㄟˊㄇㄛˋ
氵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U+6C92 CJK 基本汉字

氵部

7画

4

8画 (沒)

左右结构

IQCY

ENE

VYXS

37147

U 6C92

点、点、提、撇、横折钩、横撇/横钩、捺

沒字概述

〔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méi、mò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沒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𠬛”。

〔沒〕字造字法是會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。本义是沉沒水中。

〔沒〕字仓颉码是ENE,五笔是IQCY,四角号码是37147,郑码是VYXS

〔沒〕字的UNICODE是U+6C9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794,UTF-32:00006C92,UTF-8:E6 B2 92。

〔沒〕字异体字是𣇶

汉字解释

1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《篇海類編•地理類•水部》:“沒,俗作没。”

2méiㄇㄟˊ

详细解释

1.不領有,不具有,不存在。
be without; have not; there isn't;
恐怕沒來由走去撞在亂兵之手,死了也沒說處。 —— 《二刻拍案驚奇》
沒譜(沒有標準);沒根蒂(沒有根據);沒腳手(沒有雨具);沒個了局(沒有了結;沒完沒了);沒個道理(沒有辦法);沒仁沒義(沒有一點情義);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(沒有內患,引不來外敵);沒事(無端;無緣無故);沒對(無敵;無與匹敵);沒來歷(無緣由);沒空生有(猶無中生有,憑空胡謅)
2.不及;不到 。
not as good as; inferior to;
哥哥沒弟弟胖;他回家沒兩天又走了
副词
1.沒有,不曾,未。
not, no;
2.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,表示對過去的行爲、動作或狀態的否定。
沒大(沒有怎麼);沒巧不成話(沒有巧合就沒有故事);沒走完的路;沒等你請,我自個來了;天還沒亮,我們就上路了。
3.用在選擇問句末,代表選擇問句的否定方面。
你吃飯沒?這本書你看完沒?
4.另見 mò。

3ㄇㄛˋ

详细解释

1.會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。本義:沉沒水中。
2.同本義。
submerge; drown;
沒,沉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其子沒於淵。 —— 《莊子·列禦寇》若赴水火,入焉焦沒耳。 —— 《荀子·議兵》夢爲魚而沒於淵。 —— 《莊子·大宗師》或浮或沒。 —— 《世說新語·自新》淺草才能沒馬蹄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錢塘湖春行》水不沒頂。 —— 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沒水而死。 —— 《玉臺新詠·古詩爲焦仲卿妻作》
沉沒(沒入水中);淹沒(大水漫過;蓋過);沒脛(沒過腳脛);沒不煞(方言。沉沒不了);沒溺(沉沒);洪水沒過了大壩;沒漂(淹沒衝蕩);沒石(暗礁)
3.潛游水中。
dive;
若乃夫沒人,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。 —— 《莊子·達生》南方多沒人。 —— 蘇軾《日喻》
沒人(熟知水性能潛水的人);沒水(潛水);沒頭蹲(扎猛子,以頭朝下鑽入水中)
4.消失,不見;隱沒。
disappear;
良久,羽旄之影漸沒。 —— 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未聞刃沒而利存。 —— 範縝《神滅論》
5.覆滅;敗亡。
destroy;
遂沒其軍。 —— 《史記》
6.沉迷。糊塗 。
indulge in;
沒沒(沉迷不醒);沒汩(糊塗,不明事理)
7.沒收。
confiscate;
財產沒官。 —— 《三國志》
沒官(沒收入官);沒入(沒收財物、人口等入官);沒有(猶沒收)
8.通“歿”。死。
die;
庖犧氏沒。 —— 《易·繫辭下》逮至昔三代聖王既沒。 —— 《墨子·明鬼下》聖王已沒。 —— 《荀子·正論》以沒其身。 —— 《國語·晉語》皆爲戮沒。 —— 《戰國策·燕策》孝公既沒。 ——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沒化(死亡);沒世(終身;一輩子);沒地(人死埋葬於地下);沒命(捨命。喪身,死亡);沒陳(陣亡);沒壽(謂死)
9.淪沒,落入。
fall;
侯沒胡中。 —— 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10.隱沒。
conceal; hide under cover;
沒爲銀海。 —— 《徐霞客遊記·遊黃山記》出沒於鯨波萬仞之中。 —— 周密《觀潮》
出沒(出現和隱藏);沒矢(謂箭射進石頭後隱沒不見)
副词
1.表示否定,相當於“”;“” 。
not;
沒來;沒說;沒揣(不意,出人意料)
2.決不,絲毫不 。
never;
沒想到
形容词
1.〈方〉∶滿。
full;
一面沒口應承道…。 —— 《林家鋪子》
沒口(沒口子。滿口);一朵烏雲蓋沒天
2.盡;終 。
all;
沒世(終身,永遠);沒代(世代;永遠);沒身(終身);沒後(末後,最後);沒振(終興,一直振興);沒齒(終身)
3.另見 méi。

越南字释义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60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611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558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莫勃切,音歿。說文》:沈也。

又,盡也。詩・小雅》:曷其沒矣。【傳】沒,盡也。【疏】言不可盡服也。

又,過也。禮・坊記》:君子不以美沒禮。【疏】沒,過也 —— 不可以財物豐多,華美其事,沒過於禮。

又,貪也。〈晉語〉:不沒爲後。

又,乾沒。史記・酷吏傳》:張湯始爲小吏乾沒。【註】如淳曰:得利爲乾,失利爲沒。正義》曰:乾沒,謂無潤澤而取他人也。又曰:陽浮慕爲乾,心內不合爲沒。

又,水名。山海經》「太山東南流,注于沒水」,《水經注》作役水。

又,孫𥠇雞林類事》:高麗方言謂水曰沒,井曰烏沒;熟水曰泥根沒,冷水曰時根沒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佩切,音妹 —— 亦沈也。

又,母果切,音麼 —— 不知而問曰拾沒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明祕切,音寐。曹植〈七啓〉:翔爾鴻翥,濈然鳧沒;縱輕體以迅赴,景追形而不逮。逮音遞。

說文》本作𣴬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5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4頁,第20

《山海經》太山東南流,注於沒水。

謹照原文太山改太水。

注解

〔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沒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méi、m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𠬛

〔沒〕字造字法是會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。本义是沉沒水中。

〔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undefined] ⑴ 同“没”。《篇海類編•地理類•水部》:“沒,俗作没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勃切頁碼371頁,第15

𣴬

異體𣳚、沒、没

𣴬沈也。从水从𠬸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从水,从𠬸,會意,𠬸亦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謀骨反頁碼909頁,第1行,第3

𣴬沈也。從水𠬸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𠬸音沒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莫勃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25頁,第4許惟賢968頁,第7

𣴬湛也。

段注湛各本作沈。淺人以今字改之也。今正。𣳚者全入於水。故引伸之義訓盡。《小雅》。曷其𣳚矣。傳云:𣳚,盡也。《論語》𣳚階。孔安國曰:𣳚,盡也。凡貪𣳚,乾𣳚皆沈溺之引伸。

从水。𠬸聲。

段注莫勃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一切湛於水也,引申為盡。

湛也。湛下則盡,故訓盡。湛下則不見,故訓乾没。

白话解释

没,下沉。字形采用“水、”会义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,形構從水、?(?)省聲(古文字學者頗有異說:或釋作㲻「讀為溺」,或釋作汋)。戰國文字、篆文作從水、?(?)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?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定作沒,規範字作「」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沒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34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938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707頁
4說文校箋第484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443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620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749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549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68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92頁,第21字
11標注說文第468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3921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1034頁【補遺】第17675頁
14通訓定聲第2513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973頁【崇文】第3889頁
16說文句讀第1584頁
17章授筆記第460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70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032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