洫字详情
洫
洫字概述
〔洫〕字拼音是(xù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血”,五行属水。
〔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血声。本义是古井田制,成与成之间的水道。田间的水沟。
〔洫〕字仓颉码是EHBT,五笔是ITLG,四角号码是37112,郑码是VMLK,中文电码是3164,区位码是6810。
〔洫〕字的UNICODE是U+6D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947,UTF-32:00006D2B,UTF-8:E6 B4 AB。
〔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341。
〔洫〕字异体字是淢、溢、鎰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84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21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69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況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忽域切;《正韻》:呼狊切,𡘋音侐 —— 田閒水道也。《說文》:十里爲成,成閒廣八尺、深八尺謂之洫。
义又,城池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築城伊洫。
义又,渠也。《後漢・鮑永傳》:作方梁石洫。【註】猶今之水門。
义又,水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洫水,出漁陽郡白檀北蠻夷。
义又,虛也。《管子・小稱篇》:滿者洫之。
义又,濫也。《莊子・則陽篇》:所行之備而不洫。【註】洫,濫也。王云壞敗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弋質切,音逸 —— 深貌。
注解
〔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洫〕字拼音是x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血。
〔洫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血声。本义是古井田制,成与成之间的水道。田间的水沟。
〔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ù] ⑴ 田间的水道,沟渠⑵ 护城河。⑶ 滥,坏败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況逼切頁碼第369頁,第28字續丁孫
洫
十里爲成。成閒廣八尺、深八尺謂之洫。从水血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盡力于溝洫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況色反頁碼第905頁,第7行,第2字述
十里爲成,成閒廣八赤、深八赤謂之洫。從水血聲。《論語》曰:「盡力於溝洫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况逼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214頁,第2字許惟賢第963頁,第4字
十里爲成。成閒廣八尺,深八尺謂之洫。
段注《考工記・匠人》文也。《匠人》溝洫之制,惟歙程氏瑤田《通藝錄》能發明之。洫亦作淢。《韓詩》築城伊洫。《毛詩》作淢。傳曰:淢,成溝也。箋云:方十里曰成。淢其溝也。按門閾之字,古文作𨵨。是或與血異部而音通也。溝洫對文則異。散文則通。故毛曰成溝。
从水。血聲。
段注况逼切。按古音在十二部。入聲。今入職韵者,以《毛詩》作淢之故。
《論語》曰:盡力于溝洫。
段注《論語・泰伯》篇。今本于作乎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「老洫」或作侐,或作謐。
《莊子》之「老洫」及《詩》「悶宮有洫」之洫皆=侐。侐,清靜也。又作謐亦可。
「老洫」字當作侐、作謐變,
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1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33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81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1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12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3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46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5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1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6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0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985頁【補遺】第1766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509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68頁【崇文】第38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7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58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3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28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