漲字详情

zhǎngㄓㄤˇzhàngㄓㄤˋ
氵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6F32 CJK 基本汉字

氵部

14画

11

15画 (漲)

左右结构

IXDE

ENSV

VYCH

31132

U 6F32

点、点、提、横折、横、竖折折钩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捺

漲字概述

〔漲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ǎng、zhàng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張”。

〔漲〕字仓颉码是ENSV,五笔是IXDE,四角号码是31132,郑码是VYCH

〔漲〕字的UNICODE是U+6F3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466,UTF-32:00006F32,UTF-8:E6 BC B2。

〔漲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àngㄓㄤˋ

基本解释

均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42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647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595頁,第7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知亮切,音帳 —— 水大貌。焦氏《易林》:水漲無船。

又,溢也。杜甫詩:春日漲雲岑。

又,南海名。謝承《後漢書》:交趾七郡土獻,皆從漲海出入。

又,《集韻》:展兩切,長上聲 —— 義同。或从長作涱。

又,《廣韻》:陟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中良切,𡘋音張 —— 義同。郭璞〈江賦〉:趨漲截洄。

注解

〔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漲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ǎng、zh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張

〔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àng] ⑴ 均见“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