睚字详情

ㄧㄚˊ
目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+775A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目部

13画

8

13画 (睚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HDFF

BUMGG

LGBB

61014

4199

7793

U 775A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睚字概述

〔睚〕字拼音是(yá),部首是目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目、厓”,五行属土。

〔睚〕字仓颉码是BUMGG,五笔是HDFF,四角号码是61014,郑码是LGBB,中文电码是4199,区位码是7793

〔睚〕字的UNICODE是U+775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554,UTF-32:0000775A,UTF-8:E7 9D 9A。

〔睚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431

〔睚〕字异体字是𤷅𥊅𥌚𧡋

汉字解释

ㄧㄚˊ

基本解释

眼角。~眦(发怒时瞪眼睛,借指极小的仇恨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眼角 corner of the eye睚,目际也。——《说文新附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36頁,第21

同文書局本: 第810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767頁,第25

唐韻》:五佳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宜佳切;《正韻》:宜皆切,𡘋音崖。說文》:目際也。類篇》:舉目也。前漢・杜欽傳》:報睚眦怨。【註】睚,舉眼也。眦,目匡也。言舉目相忤者,必報之也。正字通》:睚眦,謂忤眂也。忤眂者,正眂則目上指,側眂則目指眥。

又,《六書故》:通作厓。前漢・孔光傳》:厓眥莫不誅傷。

又,《廣韻》:五隘切;《集韻》:牛解切;《正韻》:牛懈切,𡘋崖去聲。又,《集韻》:魚駕切,音訝 —— 義𡘋同。

集韻》或作𥊅𥌚𤷅

注解

〔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

〔睚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厓

〔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á] ⑴ 眼角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上反切五隘切頁碼107頁,第23

睚目際也。从目、厓。

附注孔廣居疑疑作「从目,厓聲」。

白话解释

睚,眼角。字形采用“目、厓”会义。

睚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11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288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226頁
4說文校箋第143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135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482頁,第1字
7說文探原第1937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699頁,第4字
9說文標整第85頁,第6字
10標注說文第140頁,第7字
11說文注箋第1053頁,第2字
12說文詁林第3901頁
13古字詁林第三冊,第844頁,第5字
14古字釋要第363頁,第2字
15新附通誼第14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