砌字详情

ㄑㄧˋqièㄑㄧㄝˋ
石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780C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石部

9画

4

9画 (砌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DAVN 86 、 DAVT 98

MRPSH

GHYD

17620

4265

3886

U 780C

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横折钩、撇

砌字概述

〔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qì、qiè),部首是石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砌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石、切”,五行属土。

〔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石,切声。本义是台阶。

〔砌〕字仓颉码是MRPSH,五笔是DAVN86,DAVT98,四角号码是17620,郑码是GHYD,中文电码是4265,区位码是3886

〔砌〕字的UNICODE是U+780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732,UTF-32:0000780C,UTF-8:E7 A0 8C。

〔砌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450,属常用字

〔砌〕字异体字是𥐛

汉字解释

1ㄑㄧˋ

基本解释

建筑时垒砖石,用泥灰粘合。~墙。堆~(亦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)。
台阶。雕栏玉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石,切声。本义:台阶。
2.同本义。
steps;
雕阑玉砌应犹在,只是朱颜改。 —— 李煜《虞美人》词砌水(滴在台阶上的雨水);砌石(阶石);砌阶(台阶)
3.门限,门槛。
threshold;
于是玄墀釦砌,玉阶彤庭。 —— 汉· 班固《西都赋》
动词
1.放置砖或石料以及粘结料(如砂浆)造墙或扶壁 。
build by laying bricks or stones;
砌叠(堆叠;垒造);砌垒(垒起,叠起);砌填(堆砌填塞);砌砖。
2.堆砌。
pile up;
砌 以青玉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魏策》砌石为磴。 —— 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砌红砌绿(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)
3.连缀 。
join together; put together;
砌里搭撒(形容衣服破烂);砌合(堆砌拼凑)
4.拼凑捏造 。
scrape together and fabricate;
砌词(拼凑编造不实之词);砌累(拼凑堆砌)
5.另见 qiè。

2qièㄑㄧㄝˋ

基本解释

〔~末〕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。亦作“切末”(“”均读轻声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指戏剧 opera诸杂砌:《摸石江》、《梅妃》…。——陶宗仪《辍耕录》
动词
1.串演。
play the role of;
俺怕不占场儿砌一个《锦西湖上马娇》。 —— 汤显祖《牡丹亭》
2.另见 qì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84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82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787頁,第14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七計切,妻去聲。說文》:階甃也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𤣥墀釦砌,玉階彤庭。【註】謂以玉飾砌也。

又作切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刋層平堂,設切厓隒。【李註】切,古通砌。

亦作墄。三輔黃圖》:未央前殿,左墄右平。【註】墄,音砌。

注解

〔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

〔砌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ì、q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切

〔砌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石,切声。本义是台阶。

〔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ì] ⑴ 建筑时垒砖石,用泥灰粘合⑵ 台阶 [qiè] ⑴ 〔~末〕中国元曲中称戏曲舞台上所用的简单布景和特制的器物。亦作“切末”(“末”均读轻声)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千計切頁碼313頁,第22

砌階甃也。从石切聲。

白话解释

砌,阶甃。字形采用“石”作边旁,“切”是声旁。

砌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19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783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98頁
4說文校箋第402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375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1354頁,第5字
7說文探原第4661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1999頁,第3字
9說文標整第245頁,第10字
10標注說文第389頁,第15字
11說文注箋第3224頁,第3字
12說文詁林第9395頁【補編】第14913頁
13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344頁,第4字
14古字釋要第898頁,第5字
15新附通誼第45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