硪字详情

ㄨㄛˋ
石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786A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通用字

石部

12画

7

12画 (硪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DTRT 86 、 DTRY 98

MRHQI

GMHM

13650

8948

7750

U 786A

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横、竖钩、提、斜钩、撇、点

硪字概述

〔硪〕字拼音是(wò),部首是石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硪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石、我”,五行属土。

〔硪〕字仓颉码是MRHQI,五笔是DTRT86,DTRY98,四角号码是13650,郑码是GMHM,中文电码是8948,区位码是7750

〔硪〕字的UNICODE是U+786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826,UTF-32:0000786A,UTF-8:E7 A1 AA。

〔硪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340

〔硪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ㄨㄛˋ

基本解释

用人力砸地基或打桩等用的工具。~子(四周系着绳子的圆形石头或铁饼)。打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石硪 punner。砸地基或打桩等用的一种工具。通常是一块圆形石头,周围系着几根绳子。
硪筑(用石硪夯筑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990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831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790頁,第13

廣韻》:五何切;《集韻》:牛何切,𡘋同「峩」。說文》:石巖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五可切,音我 —— 砐硪。詳砐字註。

注解

〔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

〔硪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我

〔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ò] ⑴ 用人力砸地基或打桩等用的工具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何切頁碼312頁,第27

硪石巖也。从石我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偶和反頁碼777頁,第5行,第1

硪石巖也。從石我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河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1803頁,第6許惟賢788頁,第9

硪石巖也。

段注巖,厓也。石巖,石厓也。《玉篇》作礒。

从石。我聲。

段注五河切。十七部。

硪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17頁,第4字
2陳昌治本第780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96頁
4說文校箋第400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74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1349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2305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64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992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44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388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321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366頁【補遺】第17421頁
14通訓定聲第1911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810頁【崇文】第3237頁
16說文句讀第1284頁
17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334頁,第4字
18古字釋要第895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