箓字详情

ㄌㄨˋ
⺮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+7B93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ww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91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4画

8

14画 (箓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TVIU

HVNE HNME

MXKV

88909

4700

U 7B93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、点、提、撇、捺

箓字概述

〔箓〕字拼音是(lù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箓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录”或“𥫗、彔”。

〔箓〕字仓颉码是HVNE HNME,五笔是TVIU,四角号码是88909,郑码是MXKV,中文电码是4700

〔箓〕字的UNICODE是U+7B9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635,UTF-32:00007B93,UTF-8:E7 AE 93。

〔箓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753

〔箓〕字异体字是𥭼

汉字解释

ㄌㄨˋ

基本解释

帝王自称其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,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。
簿籍。鬼~。
道教记载上天神名的书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古代帝王自称其受命于天的神秘文书。
book of prophecy, esp. regarding dynastic fortunes;
高祖膺箫受图,顺天行诛。 —— 张衡《东京赋》
箓图(即图箓,图谶。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)
2.簿籍。
book; record;
隋政不纲,天下摇乱,公姓名已著谣箓。 —— 《新唐书·许世绪传》
3.道教的秘文 。
Taoist amulet;
符箓;箓练(谓修练道法);箓籍(指道教的秘文与仙人的名籍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20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887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847頁,第22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盧谷切,音祿。說文》:竹高篋也。

集韻》:簏,或从彔,通作盝。

注解

〔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箓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彔

〔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ù] ⑴ 帝王自称其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,作为御制天下的凭证。⑵ 簿籍⑶ 道教记载上天神名的书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盧谷切頁碼144頁,第12

簏竹高篋也。从竹鹿聲。

箓簏或从录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盧木反頁碼368頁,第7行,第2

箓竹高篋也。從竹、鹿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369頁,第1行,第1

簏或從彔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盧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774頁,第4許惟賢345頁,第8

箓竹高匧也。

段注匧之高者。竹爲之。

从竹。鹿聲。

段注盧谷切。三部。

簏或从录。

簏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5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382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295頁
4說文校箋第190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178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64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13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607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940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14頁,第25字
11標注說文第187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148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873頁【補遺】第16716頁
14通訓定聲第147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85頁【崇文】第1537頁
16說文句讀第572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70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465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