緡字详情

𭗱

mínㄇㄧㄣˊ
糹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+7DE1 CJK 基本汉字

糹部

15画

9

15画 (緡)

左右结构

XNAJ

VFRPA

ZYHK

27964

U 7DE1

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竖提、横、斜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緡字概述

〔緡〕字拼音是(mín),部首是糹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糸、昬”或“糹、昬”。

〔緡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又作「緍」。从糸( mì ),昏聲。本义是釣魚繩。

〔緡〕字仓颉码是VFRPA,五笔是XNAJ,四角号码是27964,郑码是ZYHK

〔緡〕字的UNICODE是U+7D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225,UTF-32:00007DE1,UTF-8:E7 B7 A1。

〔緡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mínㄇㄧㄣˊ

基本解释

釣絲。
穿錢的繩索。
借指成串的銅錢,亦泛指錢。一千文為一緡。
以衣物相覆。又指被丝于琴瑟,犹安弦线。
昏昧;糊塗。
古諸侯國名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聲。又作「緍」。从糸( mì ),昏聲。本義:釣魚繩。
2.同本義。
fishing line;
其釣維何?維絲伊緡。 —— 《詩·召南·何彼穠矣》
振緡(揮動釣絲);緡綸(釣魚用的絲線)
3.古代穿銅錢的繩子。
string of threading a copper;
賈人緡線。 —— 《史記》
緡錢(用絲線串起來的錢);緡繦(穿錢的繩子。引申爲錢)
4.古國名 Min state。夏時之緡國,春秋時屬宋,漢置東湣縣,故址在今山東省金鄉縣東北。
5.姓。
量词
用於成串的銅錢,每串一千文。
string;
錢千萬緡。 —— 清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錢十萬緡
1.釣取魚類 。
angle; go fishing;
緡魚(釣魚)
2.安裝[絃線]。
fix;
言緡之絲。 —— 《詩·大雅·抑》
緡絲(安裝絃線)
3.以衣物相覆 。
cover with cloth;
緡系(脫衣相覆)

2mㄇ˙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3miánㄇㄧㄢˊ

基本解释

〔緡蠻〕小鳥貌。

4húnㄏㄨㄣˊ

基本解释

合。
盛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24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930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893頁,第6

廣韻》:武巾切;《集韻》:眉貧切,𡘋音珉。正韻》:彌鄰切,音民。說文》:釣魚𦅾也。詩・召南》:其釣維何,維絲伊緡。爾雅・釋詁》:緡,綸也。【註】繩也,江東謂之緡。

又,《說文》: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。詩・大雅》:言緡之絲。【註】緡,被也。

又,錢貫也。前漢・武帝紀》:初筭緡錢。【註】緡,絲也,以貫錢也。

又,邑名。左傳・僖二十三年》:齊侯伐宋圍緡。【註】緡,宋邑。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。

又,《集韻》:呼昆切,音昏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彌延切,音棉 —— 通作緜。

又,《集韻》:弭盡切,音泯。莊子・則陽篇》:雖使丘陵草木之緡。【音義】緡,盛也。

又,《莊子・在宥篇》:當我緡乎。【音義】緡,泯合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美隕切 —— 愍,或作緡,痛也。

注解

〔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緡〕字拼音是m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昬

〔緡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又作「緍」。从糸( mì ),昏聲。本义是釣魚繩。

〔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ín] ⑴ 釣絲。⑵ 穿錢的繩索。⑶ 借指成串的銅錢,亦泛指錢。一千文為一緡。⑷ 以衣物相覆。又指被丝于琴瑟,犹安弦线。⑸ 昏昧;糊塗。⑹ 古諸侯國名。⑺ 姓。 [m] ⑴ 同“湣”。 [mián] ⑴ 〔緡蠻〕小鳥貌。 [hún] ⑴ 合。⑵ 盛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武巾切頁碼438頁,第14

異體

緍釣魚𦅾也。从糸昏聲。吳人解衣相被,謂之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武巾切頁碼1038頁,第3行,第2

緍釣魚𦅾也。從糸昏聲。󰊚人解衣相被,謂之緍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武巾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2634頁,第3許惟賢1146頁,第7

緍釣魚𦅾也。

段注𦅾本施於鳥者。而鉤魚之繩似之。故曰釣魚𦅾。《召南》曰:其釣維何。維絲伊緍。傳曰:緍,綸也。謂糾絲爲繩也。

从糸。昏聲。

段注武巾切。十三部。

吴人解衣相被謂之緍。

段注《方言》。緍,緜,施也。秦曰緍。趙曰緜。吴越之閒脱衣相被謂之緍緜。按《大雅》。荏染柔木。言緍之絲。傳曰:緍被也。是其爲古義古訓,不始《方言》也。

緍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66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1114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829頁
4說文校箋第581頁,第19字
5說文考正第520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92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23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46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77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45頁,第29字
11標注說文第557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459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772頁【補遺】第17924頁
14通訓定聲第321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41頁【崇文】第4561頁
16說文句讀第1898頁
17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239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1213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