缏字详情

biànㄅㄧㄢˋpiánㄆㄧㄢˊ
纟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7F0F CJK 基本汉字
通用字

纟部

12画

9

15画 (緶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XWGQ 86 、 XWGR 98

VMOMK

ZNKO

21146

4794

7134

U 7F0F

撇折、撇折、提、撇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缏字概述

〔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iàn、pián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便”,五行属水。

〔缏〕字仓颉码是VMOMK,五笔是XWGQ86,XWGR98,四角号码是21146,郑码是ZNKO,中文电码是4794,区位码是7134

〔缏〕字的UNICODE是U+7F0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527,UTF-32:00007F0F,UTF-8:E7 BC 8F。

〔缏〕字异体字是𦄒𦄱

汉字解释

1biànㄅㄧㄢ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stitch 缏,缝缉其边曰缏。——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名词
1.用麻、麦秸等编成的像辫子的物品 。
braid; plait;
草帽缏。
2.另见 pián。

2piánㄆㄧㄢˊ

基本解释

方言,用针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〈方〉∶用针缝合,或指把两条边对合缝起来。
sew up;
缏,缝衣也。 —— 《玉篇》
2.另见 biàn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28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932頁,第8

標點整理本: 第894頁,第24

廣韻》:房連切;《集韻》:毗連切,𡘋𨂯說文》:交枲也。一曰緁衣也。廣韻》:縫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蒲眠切,音編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方典切;《集韻》:補典切,𡘋音匾 —— 褰裳。亦作𦄒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3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3頁,第20

《集韻》蒲眠切,音編。

謹按蒲眠切不得音編,今照集韻音編改音蹁。

注解

〔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iàn、pi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便

〔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àn] ⑴ 把麻、草等编成辫子状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緶,交枲也。” [pián] ⑴ 用针缝合,或指把两条边对合缝起来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緶,緁衣也。”《玉篇•糸部》:“緶,縫衣也。” [biăn] ⑴ 提起衣服。《集韻•銑韻》:“緶,褰衣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房連切頁碼439頁,第9

𦄱

異體

𦄱交枲也。一曰緁衣也。从糸𠊳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房連切頁碼1040頁,第1行,第1

𦄱交枲也。一曰緁衣也。從糸便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房連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643頁,第1許惟賢1150頁,第1

𦄱交枲也。

段注謂以枲二股交辮之也。交絲爲辮。交枲爲𦄱

一曰緁衣也。

段注上文緁下云𦄱衣也。此云𦄱,緁衣也。是爲轉注。

从糸。𠊳聲。

段注房連切。十一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「緁衣」者,猶今之帖邊也。

緁衣,即今云帖邊也。

緶頭,即帖邊也。

緶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68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1117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831頁
4說文校箋第583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521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927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244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48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77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6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558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460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2800頁【補遺】第17928頁
14通訓定聲第3357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44頁【崇文】第4573頁
16說文句讀第1904頁
17章授筆記第549頁,第9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251頁,第4字
19古字釋要第1215頁,第1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