脈字详情
脈
脈字概述
〔脈〕字拼音是(mài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脈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𠂢”或“⺼、𠂢”。
〔脈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合起來表示身體裏的一種支脈。本义是血管。
〔脈〕字仓颉码是BHHV,五笔是EREY,四角号码是72232,郑码是QPRH。
〔脈〕字的UNICODE是U+810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032,UTF-32:00008108,UTF-8:E8 84 88。
〔脈〕字异体字是脉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5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82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48頁,第6字
音《集韻》:莫獲切;《正韻》:莫白切,𡘋音麥。《說文》:血理分衺行體者。《玉篇》:血理也。《正字通》:五臟六府之氣分流四支也。《釋名》:脈,幕也,幕絡一體也。《左傳・僖十五年》:慶鄭曰:張脈僨興。【註】血脈必周身而作。《史記・樂書》:音樂者,所以動盪血脈,流通精神。《前漢・藝文志》:醫經者,原人血脈、經落、骨髓、隂陽、表裏。
义又,地脈。《周禮・天官・瘍醫》:以鹹養脈。【註】鹹,水味。水之流行地中似脈。
注解
〔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脈〕字拼音是mà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𠂢。
〔脈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合起來表示身體裏的一種支脈。本义是血管。
〔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ài] ⑴ 分佈在人和動物周身內的血管⑵ 動脈的跳動⑶ 像血管那樣連貫而自成系統的東西㈡ [mò] ⑴ [脈脈]形容用眼神表達愛慕的情意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莫獲切頁碼第382頁,第3字續丁孫
𧖴
血理分衺行體者。从𠂢从血。
脈
𧖴或从𠕎。
衇
籒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莫獲反頁碼第928頁,第1行,第1字述
血理之分,袤行體中者。從𠂢,從血。
鍇注臣鍇曰:「五藏六府之气血,分流四胑也。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8頁,第1行,第2字述
𧖴或從肉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28頁,第2行,第1字述
籒文𧖴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莫獲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277頁,第3字許惟賢第991頁,第2字
血理分衺行體中者。
段注理分猶分理。序曰:見鳥獸蹏迒之迹。知分理之可相別異。衺行體中,而大𠋫在寸口。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也。
从𠂢。从血。
段注會意。不入《血部》者,重𠂢也。𠂢亦聲。莫獲切。十六部。
𧖴或从肉。
籒文。
段注左血左𠂢。
脈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55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63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2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00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53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65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817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64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2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0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81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1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287頁【補遺】第1771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1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96頁【崇文】第39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30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30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58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