腤字详情
腤
月部
共13画
左右结构
U+8164
CJK 基本汉字
腤字概述
〔腤〕字拼音是(ā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音”或“⺼、音”,五行属土。
〔腤〕字仓颉码是BYTA,五笔是EUJG,四角号码是70261,郑码是QSK。
〔腤〕字的UNICODE是U+816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124,UTF-32:00008164,UTF-8:E8 85 A4。
〔腤〕字异体字是𦝡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65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88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54頁,第32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烏含切,音諳。《廣韻》:煮魚肉也。《集韻》:烹也。《齊民要術》有腤雞法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鄔感切,音晻 —— 腤腩,調飪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𦝡。
注解
〔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腤〕字拼音是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音。
〔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ān] ⑴ 古代烹调法,把盐、豉、葱等与肉或鱼一起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