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字详情
膽
膽字概述
〔膽〕字拼音是(dǎ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膽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詹”或“⺼、詹”。
〔膽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肉,詹聲。本义是膽囊。動物體內消化器官之一。
〔膽〕字仓颉码是BNCR,五笔是EQDY,四角号码是77261,郑码是QROS。
〔膽〕字的UNICODE是U+81B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213,UTF-32:000081BD,UTF-8:E8 86 BD。
〔膽〕字异体字是胆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1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95頁,第2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62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:都敢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覩敢切,𡘋音黵。《說文》:連肝之府也。《廣韻》:肝膽。〈素問〉:膽者,中正之官,決斷出焉。《白虎通》:膽者,肝之府也。肝主仁,仁者不忍,故以膽斷。是以肝、膽二者,必有勇也。肝、膽異趣,何以知相爲府也。肝者,木之精也。人怒無不色靑目張者,是其效也。《史記・越世家》:坐臥卽仰膽,飮食亦嘗膽也。《前漢・張耳陳餘傳》:將軍瞋目張膽。【註】張膽,言勇之甚。《後漢・光武紀》:今不同心膽,共舉功名。
义又,《淮南子・精神訓》:膽爲雲。
义又,《拾遺記》:昆吾山有獸,食銅鐵。吳國武庫中兵刃俱食盡,得雙兔,有鐵膽,鑄爲雙劒。
义又,蟲名。《博雅》:膽虵,靑蠵也。
义又,草名。《博雅》:陵遊,龍膽也。
义又,拭治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桃曰膽之。【註】啖食治擇之名。【疏】去毛拭治,令色靑滑如膽也。
义又,姓。《呂氏春秋》:中牟有士曰膽胥,已請見之。
注解
〔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膽〕字拼音是d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詹。
〔膽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肉,詹聲。本义是膽囊。動物體內消化器官之一。
〔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ǎn] ⑴ 人或某些動物體內器官之一,在肝臟右葉的下部⑵ 不怕兇暴和危險的精神、勇氣⑶ 裝在器物內部而中空的東西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都敢切頁碼第129頁,第28字續丁孫
膽
連肝之府。从𠕎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兜淡反頁碼第334頁,第7行,第1字述
連肝之府也。從肉詹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白虎通》:府者,六府也。肝仁不忍,故膽斷恩。仁者必有勇,人怒無不色,青是其效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都敢切古音第八部頁碼第672頁,第1字許惟賢第299頁,第5字
連肝之府也。
段注《白虎通》曰:府者,爲藏官府也。膽者,肝之府也,肝主仁。仁者不忍。故以膽𣃔。仁者必有勇也。《素問》曰:膽者,中正之官。決𣃔出焉。
从肉。詹聲。
段注都敢切。八部。
白话解释
胆,连着肝的脏腑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詹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肉、詹聲。從「肉」,指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詹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膽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57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42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6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0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2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76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999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4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38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2頁,第2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6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01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74頁【補遺】第1667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521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2頁【崇文】第13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0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22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6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