褝字详情

𭗱

dānㄉㄢ
衤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+891D CJK 基本汉字

衤部

14画

9

18画 (襌)

左右结构

PUIF

LFWJ

WTKE

39250

U 891D

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点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

褝字概述

〔褝〕字拼音是(dān),部首是衤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衤、单”。

〔褝〕字仓颉码是LFWJ,五笔是PUIF,四角号码是39250,郑码是WTKE

〔褝〕字的UNICODE是U+891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101,UTF-32:0000891D,UTF-8:E8 A4 9D。

〔褝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dānㄉㄢ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(日本汉字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单衣,没有里子的衣裳。
unlined garment;
褝,衣不重也。从衣,单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褝为絅。 —— 《礼记·玉藻》。注:“有衣裳而无里。”禅衣,言无里也。 —— 《释名·释衣服》未出殿门,断其禅衣,令短离地。 —— 《汉书·盖宽饶传》
褝襦(汗衫);褝衣(单衣);褝袍(指没有里子的袍褂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92頁,第27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4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1100頁,第2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多寒切,音單。說文》:衣不重也。禮・玉藻》:襌爲絅。【註】有衣裳而無裏。揚子《方言》:汗襦,或謂之襌襦。前漢・江充傳》:初充召見犬臺宮,衣紗縠襌衣。【師古註】襌衣制,若今之朝服中襌也。

集韻》作單。

注解

〔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〔襌〕字拼音是d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單

〔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ān] ⑴ 单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