觝字详情

𭗱

ㄉㄧˇ
角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89DD CJK 基本汉字

角部

12画

5

12画 (觝)

左右结构

QEQY

NBHPM NBHVI

RLRS

22240

U 89DD

撇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竖提、横、斜钩、点

觝字概述

〔觝〕字拼音是(dǐ),部首是角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角、氐”。

〔觝〕字仓颉码是NBHPM NBHVI,五笔是QEQY,四角号码是22240,郑码是RLRS

〔觝〕字的UNICODE是U+89D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293,UTF-32:000089DD,UTF-8:E8 A7 9D。

〔觝〕字异体字是𧣎𧣓𧣜𧤲𧤶

汉字解释

ㄉㄧˇ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31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1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116頁,第1

廣韻》:都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典禮切,𡘋音邸 —— 與牴同,觸也。韓愈〈進學解〉:觝排異端。

又,至也。嵆康〈琴賦〉:觸巖觝隈。

又,角觝,戲名。通作抵氐。詳前角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掌氏切,音紙 —— 側擊也。與抵同。〇【按】觝與觗別。字彙》沿《正韻》之譌,又音支,訓飮器,溷同觗註,非。字彙補》譌作𧣎,亦非。

注解

〔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

〔觝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氐

〔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ǐ] ⑴ 同“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