詉字详情

𭗱

náoㄋㄠˊ
言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8A49 CJK 基本汉字

言部

12画

5

12画 (詉)

左右结构

YVCY

YRVE

SZXS

07640

U 8A49

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点、撇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捺

詉字概述

〔詉〕字拼音是(náo),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詉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奴”或“訁、奴”。

〔詉〕字仓颉码是YRVE,五笔是YVCY,四角号码是07640,郑码是SZXS

〔詉〕字的UNICODE是U+8A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401,UTF-32:00008A49,UTF-8:E8 A9 89。

〔詉〕字异体字是𧦨𧪅

汉字解释

náoㄋㄠ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喧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60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54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1129頁,第4

集韻》:尼交切,音鐃 —— 與呶同,讙聲也。舊唐書・徐彥伯傳》:以號詉爲令德。宋史・高斯得傳》:時上封事言得失者衆,或者惡其讙詉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女加切,音拏。玉篇》:譇詉,言不可解也。廣韻》:語貌。類篇》:羞窮也。集韻》或作訤。

又,《集韻》:奴故切,音怒 —— 惡言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乃嫁切,拏去聲 —— 詐也。

注解

〔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詉〕字拼音是n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奴

〔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náo] ⑴ 古同“呶”,喧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