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字详情
課
課字概述
〔課〕字拼音是(kè),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課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果”或“訁、果”。
〔課〕字仓颉码是YRWD,五笔是YJSY,四角号码是06694,郑码是SKF。
〔課〕字的UNICODE是U+8AB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506,UTF-32:00008AB2,UTF-8:E8 AA B2。
〔課〕字异体字是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85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65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40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苦臥切,科去聲。《說文》:試也。《廣雅》:第也。《玉篇》:議也。《增韻》:計也、程也。《史記・匈奴傳》:課校人畜計。《前漢・京房傳》:房奏考功,課吏法。《晉書・元帝紀》:勸課農桑。《宋書・沈約自序》:少寬其工課。汲冢《周書》:程課物徵。《管子・七法篇》:成器,不課不用,不試不藏。
义又,《廣韻》:稅也。《舊唐書・職官志》:凡賦人之制有四,一曰租,二曰調,三曰役,四曰課。
义又,縣名,水名。《隋書・地理志》:課陽縣,屬南陽郡,因課水而名。
音又,《玉篇》:苦訛切;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苦禾切,𡘋音科 —— 課差也。
义又,《類篇》:率也。
注解
〔課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課〕字拼音是k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果。
〔課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è] ⑴ 教學上的一個階段⑵ 教學的科目⑶ 教書講學或攻讀學習⑷ 古代的一種賦稅⑸ 使交納賦稅⑹ 機關、企業等行政上的單位(現亦稱「科」)⑺ 迷信占卜的一種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苦臥切頁碼第71頁,第1字續丁孫
課
試也。从言果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苦和反頁碼第200頁,第1行,第2字述
試也。從言果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漢書》云「考課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苦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370頁,第3字許惟賢第166頁,第8字
試也。
段注《廣韵》。第也。税也。皆課試引伸之義。
从言。果聲。
段注苦臥切。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课,考试。字形采用“言”作边旁,采用“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從言、果聲。篆文、楷書同。「課」本來有考核、測驗的意思,考核、測驗要用言語來進行,因此從「言」旁表義。考核、測驗是要考核、測驗成果,因此「果」聲有兼義的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課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41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00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6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96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91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17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55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29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7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57頁,第3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96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723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967頁【補遺】第1643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19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98頁【崇文】第7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7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24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57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