跂字详情

ㄑㄧˊㄑㄧˇ
足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8DC2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

足部

11画

4

11画 (跂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KHFC

RMJE

JIEX

64147

U 8DC2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横、竖、横撇/横钩、捺

跂字概述

〔跂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qí、qǐ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支”。

〔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支声。本义是多出的脚趾。

〔跂〕字仓颉码是RMJE,五笔是KHFC,四角号码是64147,郑码是JIEX

〔跂〕字的UNICODE是U+8DC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290,UTF-32:00008DC2,UTF-8:E8 B7 82。

〔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163

〔跂〕字异体字是𢺵𧿍𩨝

汉字解释

1ㄑㄧˊ

基本解释

多生的脚趾:“故合者不为骈,而枝者不为~。”
爬动:“~行喙息蠕动之类,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。”
慢走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足,支声。本义:多出的脚趾。
2.同本义。
having extra toes;
跂,足多指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而枝者不为跂。 —— 《庄子·骈拇》
跂骨(脚跟骨,胫骨前垂的部分)
3.通“”。分叉。
fork;
夫挟依于跋躍之术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俶真》注:“跂躍,犹龃龉,不正之道也。”
跂趋(不同的趋向);跂途(歧路)
4.另见 qì。

2ㄑㄧˇ

基本解释

古通“”,踮起:“吾尝~而望矣。”

3ㄑㄧˋ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抬起脚后跟站着。
stand on tiptoe;
离纵而跂訾者也。 —— 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。注:“谓跂足违俗而恣其志意,亦谓跂足自高而訾毁于人。”吾尝跂而望矣。 —— 《荀子·劝学》
跂望(举起脚跟远望);跂踵(举起脚跟远望);跂予望之(举起脚跟远望)
2.盼望;向往;企求。
hope for; long for; yearn for;
日夜跂而望归。 —— 《史记·高祖纪》
跂及(企及);跂仰(钦仰;想慕);跂足(喻盼望,期望)
3.另见 qí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24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222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1201頁,第24

唐韻》:巨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翹移切,𡘋音歧。說文》:足多指也。莊子・騈拇篇》:故合者不爲騈,而枝者不爲跂。

又,《集韻》與蚑同,蟲行也。前漢・禮樂志》:跂行畢逮。【註】凡有足而行者,稱跂行也。淮南子・原道訓》:跂行喙息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章移切,音支。莊子・馬蹄篇》:蹩躠爲仁,踶跂爲義。【註】皆用心力爲仁義之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輦尒切,音邐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丘弭切;《集韻》:遣尒切 —— 𡘋與企同,望也。類篇》:舉踵也。詩・衞風》:跂予望之。【傳】跂足則可以望見之。禮・檀弓》:不至焉者,跂而及之。

又,國名。山海經》:跂踵國,在拘纓東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去智切,音吱 —— 垂足坐。又,舉足望。

又,《集韻》:渠羈切,音奇 —— 緩走。亦作𩨝

又,竭戟切,音劇 —— 足也。

注解

〔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

〔跂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í、q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支

〔跂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支声。本义是多出的脚趾。

〔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í] ⑴ 多生的脚趾:“故合者不为骈,而枝者不为~。”⑵ 爬动:“~行喙息蠕动之类,莫不就安利而辟危殆。”⑶ 慢走。 [qǐ] ⑴ 古通“企”,踮起:“吾尝~而望矣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巨支切頁碼62頁,第26

跂足多指也。从足支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翹移反頁碼179頁,第4行,第2

跂足多指也。從足支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《莊子》所謂『枝指』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巨支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336頁,第3許惟賢151頁,第3

跂足多指也。从足。支聲。

段注巨支切。十六部。按《足部》當終於路。蹸字跂字不當廁此。《莊子》。駢拇枝指。字只作枝。跂葢俗體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莊子》「駢拇枝指」之枝當作跂。

跂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23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81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147頁
4說文校箋第87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81頁,第22字
6說文今釋第283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48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119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426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50頁,第31字
11標注說文第88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65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779頁【補遺】第16401頁
14通訓定聲第2036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80頁【崇文】第717頁
16說文句讀第248頁
17章授筆記第97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608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230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