郪字详情

𭗱

ㄑㄧ
阝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U+90EA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

阝部

10画

8

15画 (郪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GVHB

JVNL

AXZY

57427

U 90EA

横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撇点、撇、横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郪字概述

〔郪〕字拼音是(qī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郪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妻、阝”或“妻、”。

〔郪〕字仓颉码是JVNL,五笔是GVHB,四角号码是57427,郑码是AXZY

〔郪〕字的UNICODE是U+90E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098,UTF-32:000090EA,UTF-8:E9 83 AA。

〔郪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975

汉字解释

ㄑㄧ

基本解释

古地名,在今中国安徽省界首市东北茨河南岸。
中国汉代县名,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古地名 Qi hill。战国魏地。在今安徽省界首县东北茨河南岸。
新郪汝南县,从邑,妻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古县名 Qi county。西汉置,因郪江得名,晋废。隋大业时又置,唐为梓州治所。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7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3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9頁,第11

唐韻》:七稽切;《集韻》:千西切,𡘋音妻 —— 郪丘,齊地。春秋・文十六年》:公子遂及齊侯盟于郪丘。

又,新郪,魏地。史記・蘇秦傳》:說魏王曰:大王之地,南有新郪。【註】汝南有新郪縣。

又,《集韻》:先齊切,音西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取私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千咨切,𡘋音雌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廣漢郡有郪縣,卽今四川潼川州射洪縣。

注解

〔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郪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妻、⻏

〔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ī] ⑴ 古地名,在今中国安徽省界首市东北茨河南岸。⑵ 中国汉代县名,故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郪口。⑶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七稽切頁碼209頁,第13

郪新郪,汝南縣。从邑妻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千私反頁碼537頁,第1行,第1

郪新郪,汝南縣。從邑妻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今廣漢有郪縣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七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163頁,第3許惟賢512頁,第3

郪新郪,

段注逗。

汝南縣。

段注見《前志》。《後志》曰:汝南郡宋公國,周名郪𠀌。漢改爲新郪。章帝建初四年。徙宋公於此。按《魏世家》。安釐王十一年。秦拔我郪𠀌是其地。今安徽潁州府城東八里有城,故新郪城也。

从邑。妻聲。

段注七稽切。十五部。

郪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13頁,第2字
2陳昌治本第53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410頁
4說文校箋第266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256頁,第20字
6說文今釋第920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592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42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360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63頁,第5字
11標注說文第263頁,第5字
12說文注箋第212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6642頁【補遺】第16988頁
14通訓定聲第2295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559頁【崇文】第2233頁
16說文句讀第849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311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638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