饅字详情

mánㄇㄢˊ
飠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U+9945 CJK 基本汉字

飠部

19画

11

20画 (饅)

左右结构

WYVC 86 、 WVJC 98

OIAWE

OXLX

86747

U 9945

撇、点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提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捺

饅字概述

〔饅〕字拼音是(mán),部首是飠部,总笔画是19画

〔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飠、曼”。

〔饅〕字仓颉码是OIAWE,五笔是WYVC86,WVJC98,四角号码是86747,郑码是OXLX

〔饅〕字的UNICODE是U+994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237,UTF-32:00009945,UTF-8:E9 A5 85。

〔饅〕字异体字是𪍩

汉字解释

mánㄇㄢˊ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09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1424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420頁,第3

廣韻》:母官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謨官切,𡘋音瞞。集韻》:饅頭,餠也。正字通》:麪食也。饅開首者曰橐駝臍,吳下呼𩛋膪,讀若匘詐,言熟食之肥也 —— 長曰繭,斜曰桃。晉書・束皙賦》:饅頭薄持。事物紀原》:諸葛亮南征,將渡瀘水,土俗殺人首祭神,亮令以羊豕代,取麪畫人頭祭之 —— 饅頭名始此。又,南唐有子母饅頭。燕翼詒謀錄》:仁宗誕日,賜羣臣包子,卽饅頭別名。今俗屑麪發酵,或有餡,或無餡,烝食者謂之饅頭。

集韻》或作

注解

〔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饅〕字拼音是m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曼

〔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án] ⑴ 见“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