饔字详情
饔
饔字概述
〔饔〕字拼音是(yōng),部首是食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饔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雍、食”,五行属土。
〔饔〕字仓颉码是YVGV,五笔是YXTE86,YXTV98,四角号码是00732,郑码是SZNO,中文电码是7438,区位码是8751。
〔饔〕字的UNICODE是U+995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252,UTF-32:00009954,UTF-8:E9 A5 94。
〔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475。
〔饔〕字异体字是𩛛、𩝹、𩞠、𩟀、𩟷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12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25頁,第4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21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容切,音邕。《玉篇》:熟食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有母之尸饔。【傳】熟食曰饔。《孟子》:饔飧而治。【註】饔飧,熟食也。朝曰饔,夕曰飧。
义又,《周禮・天官・內饔》〔註〕:饔,割、烹、煎、和之稱。【疏】饔,和也;熟食曰饔 —— 熟食須調和,故號曰饔。
义又,《儀禮・聘禮》:君使卿韋弁,歸饔餼五牢。【註】牲殺曰饔,生曰餼。
义又,通作雝。〈周語〉:佐雝者嘗焉。
音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用切,雍去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饔〕字拼音是y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雍、食。
〔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ōng] ⑴ 熟食。⑵ 早饭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於容切頁碼第163頁,第15字續丁孫
𩟷
異體饔
孰食也。从𠊊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宛封反頁碼第409頁,第3行,第1字述
熟食也。從食雝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曰:『有母之尸饔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872頁,第1字許惟賢第387頁,第4字
孰食也。
段注巳孰可食者也。《小雅・毛傳》曰:孰食曰饔。《周禮》注曰:饔,割亨煎和之稱。
从𠊊。雝聲。
段注於容切。九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雝和乃𩟷之借,割烹煎和之引申。雝,鳥名也。
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24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21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2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09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01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714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25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81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04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28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06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65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336頁【補遺】第1678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2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27頁【崇文】第17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63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17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327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16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