騷字详情
騷
騷字概述
〔騷〕字拼音是(sāo),部首是馬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馬、蚤”。
〔騷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馬,蚤聲。本义是刷馬。
〔騷〕字仓颉码是SFEII,五笔是CCYJ86,COCJ98,四角号码是77336,郑码是CUSI。
〔騷〕字的UNICODE是U+9A3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479,UTF-32:00009A37,UTF-8:E9 A8 B7。
〔騷〕字异体字是騒、骚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馬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54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43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37頁,第2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蘇遭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蘇曹切,𡘋音搔。《玉篇》:動也。《說文》:擾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徐方驛騷。【註】騷,擾動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:一曰摩馬。
义又,揚子《方言》:騷,蹇也。吳楚偏蹇曰騷。【註】蹇,跛行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愁也。《正字通》:屈原作〈離騷〉,言遭憂也。今謂詩人爲騷人。
义又,《禮・檀弓》:喪事雖遽,不陵節,騷騷爾則野。【註】騷騷,急疾貌。
义又,騷殺,飄揚下垂貌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駙承華之蒲梢,飛流蘇之騷殺。【註】流蘇,五采毛雜之,以爲馬飾。凡下垂者爲蘇。
义又,騷屑,凄凉也。謝靈運詩:騷屑出穴風。杜甫詩:平人固騷屑。王安石詩:歸夢得蕭騷。歐陽修詩:休把靑銅照雙𩯭,君謨今已白刀騷。
义又,蒲騷,地名。《左傳・桓十一年》:敗鄖師于蒲騷。【註】卽陽臺巫山,在今峽川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先彫切,音簫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蘇老切,音埽。《史記・李斯傳》:竈上騷除。又,〈黥布傳〉:大王宜騷淮南之兵。【註】言盡舉之如埽地也。與埽通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先到切,音燥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古通尤韻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行積冰之皚皚兮,淸泉沍而不流;寒風凄其永至兮,拂雲岫之騷騷。《文選》〔註〕:音修。騷騷,風動貌。
注解
〔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騷〕字拼音是s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蚤。
〔騷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馬,蚤聲。本义是刷馬。
〔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āo] ⑴ 動亂,擾亂,不安定⑵ 憂愁:“離~者,猶離憂也。”⑶ 指中國屈原的《離騷》,後泛指詩文⑷ 舉止輕佻,作風下流⑸ 同“臊”(sāo ㄙㄠ)。㈡ [sǎo] ⑴ 古通“掃”,盡其所有,掃數出動:“大王宜~淮南之兵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穌遭切頁碼第324頁,第29字續丁孫
騷
擾也。一曰摩馬。从馬蚤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素叨反頁碼第799頁,第1行,第2字述
擾也。一曰摩馬。從馬蚤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曰:『徐方驛騷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穌遭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68頁,第3字許惟賢第816頁,第10字
摩馬也。
段注各本摩馬上有擾也一曰四字。淺人所增也。今删正。人曰搔。馬曰騷。其意一也。摩馬如今人之刷馬。引伸之義爲騷動。《大雅・常武》傳曰騷,動也是也。《檀弓》注曰:騷騷爾,大疾。若《屈原列傳》曰《離騷》者猶離憂也。此於騷古音與憂同部得之。騷本不訓憂。而擾動則生憂也。故曰猶。
从馬。蚤聲。
段注穌遭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摩馬也。引申為騷癢(俗作搔)。《離騷》訓憂,當是慅字假借,慅,憂也。
摩馬也。引申為騷癢(俗作搔)。《離騷》者,言離憂也。騷當是慅之假字,慅,憂也。
《離騷》者,言離憂也。騷或即慅字之假。
白话解释
骚,用手挠马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骚”是用手抚摩马。字形采用“马”作边旁,“蚤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馬」、「蚤」二字構成。從馬,示抓括馬體之義。從蚤,聲符,注明音讀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,從馬、蚤聲。隸書承自戰國文字,從馬,蚤省聲。楷書承自篆文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38頁,第1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07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1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4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86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392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377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77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05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53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00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32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9639頁【補遺】第1746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080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34頁【崇文】第33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33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03頁,第7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493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19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