鲻字详情

鱼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9CBB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鱼部

16画

8

19画 (鯔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GVL

NMVVW

RZKI

22163

9647

8686

U 9CBB

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提、撇点、撇点、撇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鲻字概述

〔鲻〕字拼音是(zī),部首是鱼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鲻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鱼、𱰭”或“鱼、甾”,五行属火。

〔鲻〕字仓颉码是NMVVW,五笔是QGVL,四角号码是22163,郑码是RZKI,中文电码是9647,区位码是8686

〔鲻〕字的UNICODE是U+9CB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123,UTF-32:00009CBB,UTF-8:E9 B2 BB。

〔鲻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146

〔鲻〕字异体字是𩞒𩞓𩺅𩻂𩻨𫚁

汉字解释

基本解释

〔~鱼〕体长五十余厘米,稍侧扁,背部黑绿色,腹部白色,头短而扁,生活在海水和河水交界处,是世界各地港养主要鱼种。肉味鲜美。
(鯔)

详细解释

名词
鲻鱼 mullet。属于鲻科(Mugilidae)的一种鱼,产于许多海和河流中,主要生活在岸边,身长可达30至60厘米,具有食用价值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52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472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1469頁,第14

廣韻》:側持切;《集韻》:莊持切,𡘋音菑 —— 魚名。本草》:鯔魚,似鯉,身圓頭扁,骨軟,生江海淺水中。左思〈吳都賦〉:鮫鯔琵琶。【註】鯔魚如鯢,長七尺,吳會稽臨海皆有之。

注解

〔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鯔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甾

〔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ī] ⑴ 见“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