菉字详情
菉
菉字概述
〔菉〕字拼音是(lù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菉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录”或“艹、彔”。
〔菉〕字仓颉码是TVNE TNME,五笔是AVIU,四角号码是44909,郑码是EXKV。
〔菉〕字的UNICODE是U+83C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737,UTF-32:000083C9,UTF-8:E8 8F 89。
〔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133。
〔菉〕字异体字是菉、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81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37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05頁,第15字
音《唐韻》:力玉切;《正韻》:盧谷切,𡘋音錄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菉,王芻。【註】菉,蓐也,今呼鴟脚莎。【疏】卽鹿蓐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薋菉葹以盈室兮。謝朓詩:霜剪江南菉。
义又,通錄。汲冢《周書》:堂下之東面,郭叔掌爲天子菉幣焉。【註】菉,錄 —— 諸侯之幣也。
义通作綠。《詩・小雅》:終朝采綠。【疏】綠同「菉」。
注解
〔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菉〕字拼音是lù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彔。
〔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ù] ⑴ 荩草。⑵ 古通“绿”,绿色。⑶ 古通“录”,收录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力玉切頁碼第30頁,第17字續丁孫
菉
異體菉
王芻也。从艸录聲。《詩》曰:「菉竹猗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劣束反頁碼第106頁,第1行,第2字述
王芻。從艸录聲。《詩》曰:「菉竹猗猗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注云:「鴨腳莎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力玉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82頁,第2字許惟賢第79頁,第7字
王芻也。
段注見《釋艸》、《毛傳》。
从艸。彔聲。
段注力玉切。三部。籒文作[⿱菉廾]。
詩曰:箓竹猗猗。
段注今《毛詩》作綠。《大學》引作箓。《小雅》。終朝采綠。王逸引作菉。
菉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7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1頁,第2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5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2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44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1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9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3頁,第3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1頁,第1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40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891頁【補遺】第1626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475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4頁【崇文】第4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2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56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95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