𠋝字详情

𭗱

𠋝

miǎoㄇㄧㄠˇ
亻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U+202DD CJK 扩展B

亻部

11画

9

10画 (紗)

左右结构

WHIT

OBUH

NLKM

U 202DD

𠋝字概述

𠋝〕字拼音是(miǎo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1画

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眇”。

𠋝〕字仓颉码是OBUH,五笔是WHIT,郑码是NLKM

𠋝〕字的UNICODE是U+202D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1805,UTF-32:000202DD,UTF-8:F0 A0 8B 9D。

𠋝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𠋝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𠋝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95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917頁,第18

標點整理本: 第879頁,第18

廣韻》:所加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師加切,𡘋音沙。玉篇》:紗,縠也。廣韻》:絹屬。一曰紡纑也。急就篇》〔註〕:巳紡而成,謂之紗。前漢・江充傳》:充衣紗縠禪衣。【註】師古曰:紗縠,紡絲而織之也。輕者爲紗,縐者爲縠。

古通沙。周禮・天官・內司服》:緣衣素紗。【註】素紗者,今之白縛也。今世有沙縠,名出於此。

又,《集韻》:弭沼切,音眇 —— 紗,微也。或作𠋝韻會》:紗,今作緲,又通作眇。

又,《韻補》叶桑河切。劉楨〈魯都賦〉:妖服既工,刻畫綺紗;和顏揚眸,盱風長歌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21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2頁,第30

古通沙。《周禮・天官・內司服》緣衣素紗。〔註〕素紗者,今之白縛也。

謹照原文兩紗字𠀤改沙。

注解

〔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紗〕字拼音是s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少

〔紗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糸( mì ),从少。本义是輕細的絹。

〔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ā] ⑴ 用棉蔴纖維、化學纖維等紡成的細縷,用它可以撚成線或織成布⑵ 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紡織品⑶ 像紗布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