㔆字概述
〔㔆〕字拼音是(zàn),部首是刂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朁、刂”。
〔㔆〕字仓颉码是MALN,五笔是AQAJ,四角号码是12600,郑码是HRKK。
〔㔆〕字的UNICODE是U+350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3574,UTF-32:00003506,UTF-8:E3 94 86。
〔㔆〕字异体字是𠟆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4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2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徂感切;《集韻》:士減切,𡘋慚上聲 —— 縮朒貌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瞢㔆跙。《玉篇》:㔆,𠞊也、刺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鉏銜切,音巉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㔆〕字拼音是z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朁、刂。
〔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àn] ⑴ 刺。⑵ 割;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