𡲹字概述
〔𡲹〕字拼音是(lǚ),部首是尸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𡲹〕字是左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尸、𮡎”或“尸、釆、女”。
〔𡲹〕字仓颉码是SHDV,五笔是NTOV,郑码是XMPZ。
〔𡲹〕字的UNICODE是U+21CB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8425,UTF-32:00021CB9,UTF-8:F0 A1 B2 B9。
〔𡲹〕字异体字是屢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𡲹”,请参考“屢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717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03頁,第3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42頁,第39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龍遇切,音慮 —— 數也。《增韻》:煩數。又,疾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屢豐年。《書・益稷》:屢省乃成。【註】屢,數也,當數顧省汝成功也。或作婁。
注解
〔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屢〕字拼音是lǚ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尸、婁。
〔屢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ǚ] ⑴ 接連着,不止一次